走进河源“110” 看30年发展
民警在110宣传日向市民宣传禁毒知识,派发禁毒挂历。
哇!全市区都看到,这么清晰的图像,太神奇了。1 月10 日是我国第30 个“110 宣传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群众的110,你我的30年”。来自河源中学实验学校小学部的 50 名学生走进市公安局110 指挥中心,与110 零接触。为提高市民了解110,掌握如何有效报警求助,市区公安机关在老城街心花园开展110 宣传活动,向市民宣传防火、防诈、防毒及交通安全知识,并向市民赠送禁毒挂历。
走进群众 宣传安全防范知识
为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懂得如何报警,如何向110 求助,10 日上午,来自河源中学实验学校小学部的50 名学生走进市公安局110 指挥中心,零距离接触110。在民警的带领下,学生们参观了中心控制大厅、 110 报警服务台、机房等,现场观摩了110 接处警流程。最令学生们兴奋过瘾的是近距离感受了神秘“天眼”的强大,哪里有警情,民警只要在报警台一键输入便能调出视频,掌握警情,就能指挥路面巡警处警,跟踪违法犯罪分子,整个市区尽入眼底。
当日,在老城街心花园,市区公安机关 110 指挥中心还开展了咨询活动,向市民宣传防火、防诈、防毒及交通安全知识,并向市民赠送禁毒挂历。
1 月4 日下午,市公安局、源城公安分局110 指挥中心走进田家炳实验中学,结合生活及办案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盗抢、诈骗案例,授课民警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分析了防盗抢、防诈骗等知识。民警告诫同学们遇事应沉着冷静,及时告知家人或报警解决问题,切勿一步步掉进骗子的圈套。特别是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型诈骗手段,这些手段往往是通过电话或网络进行诈骗,一旦涉及财产安全应该提高警惕,寻求警方帮助。
走进110 看30年发展
据了解,我市公安局110 报警台成立于 1997 年4 月,经过19 年的建设,现已建起了视频监控、金融报警、治安卡口缉查布控等八大系统,建立了“110、119、122,三台合一”,实现了110指挥效能的最大化。
走在大街上,你的一举一动或许都被监视,因为,“天眼”无处不在。2015 年,平安二期工程新增了1300 个、改造一期367 个一类点高清摄像头和22 个路口90 条车道高清卡口,形成立体化、全时空、密布式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自启用视频监控系统以来,整个指挥系统呈现立体化、可视化,大大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提高了“实时调度”能力。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充分发挥实时监控、取证的作用,实施精确打击,提高了街面治安管理、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
别以为110 接警员就是坐在报警台前,接电话、记录那么简单。为提高110 接处警情的处理效率,市公安局领导要求全体视频监控员必须熟记市区重要位置摄像机的具体位置以及监控范围,提高技战术水平。只要接到警情,监控员就能立即调控事发周边的摄像机进行监控跟踪,指挥路面巡逻警力前往处置,实现可视化指挥调度。
据了解,2015 年,全市110 接警服务台受理各类警情74 万起,其中市局110 报警服务台全年共接报各类警情35 万起,有效警情10万起。
小知识
110可受理哪些求助和投诉
1、110 报警服务台受理报警的范围:1.刑事案件;2.治安案(事)件;3.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者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事件;4.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治安灾害事故;5.其他需要公安机关处置的违法犯罪有关的报警。
2、110 报警服务台受理紧急、危难求助的范围:1.发生溺水、坠楼、自杀等,需公安机关紧急求助的;2.人员走失,需要公安机关在一定范围内帮助查找的;3.公民遇到危难,孤立无援,需要公安机关立即求助的;4.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故障或险情,需要公安机关先期紧急处置的;5.需要公安机关处理的其他紧急危难求助事项。
3、110 报警服务台受理举报的范围为公安机关管辖的各类违法犯罪线索。受理投诉的范围为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正在发生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人民警察各项纪律规定,违法违规行使职权,不履行法定职责和义务,不遵守各项执法、服务、组织、管理制度和职业道德的违法违纪行为。
110民警教你如何有效报警
每个人都应当为他人、为社会考虑,珍惜和爱护这一公共资源。为了更好地利用110 报警系统,希望各位市民熟悉以下的报警技巧和提醒。
报警技巧:发生意外,第一时间拨打110,请用简明、准确的语言表述案(事)件的大概情况,包括案(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当前状况等;并在现场等待民警的到来,提供详细情况,协助警方开展调查。
警方提醒:110 报警服务台必须确保有限的警力资源和公共资源为那些处在危难和紧急状况下的人提供帮助和服务,用于维护治安和救助危难群众。每个人都要珍惜和爱护这一公共资源,不要恶意滥用,甚至骚扰110 报警服务台的正常工作。家长和学校应当教导孩子们正确使用110 报警系统,不要拨打骚扰电话。
本报记者 刁城邦 通讯员 李燕南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