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生鲜家禽"上市进入倒计时
我市家禽生鲜上市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图为改造完成的群丰市场冰鲜区。
本月26 日起,市民到市区 13 个农贸市场买鸡,就只能买生鲜鸡了。届时,我市将实行家禽 “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市区停止活禽销售的13 个农贸市场包括:中心市场、古亭市场、公园市场、卫星市场、上角市场、永安集贸市场、东华市场、新风市场、东埔市场、兴源综合市场、四伙计农贸市场、文昌市场、群丰市场。
对于早已习惯活禽现宰现卖的河源人来说,关闭活禽市场,推广生鲜家禽销售是一种挑战,挑战的是普通市民长久以来的消费习惯和饮食传统。生鲜家禽质量如何保证?营养会不会变差?口感是否会大打折扣?针对市民提出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市食安办和源城区药监局有关负责人,为市民解疑释惑。
传统习惯短时间难转变
在河源,向来有“无鸡不成宴”的说法,鸡肉在河源人的饮食结构里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河源人对鸡的烹饪上追求“鲜”味,也就是说,活鸡是必不可少的原材料,所以,对于活鸡将消失这一消息,许多市民难以接受。记者采访的10 名市民中,有8 名受访市民觉得很难一下转变,更担心市场不卖现宰活鸡后,鸡肉质量不好,不好吃。
家住润宏居的刘碧娥每天都会在家附近的文昌市场买菜,鸡在她的菜单中最常见。得知文昌市场将马上就没有活鸡卖了,刘碧娥有点着急,她说:“现宰活鸡口感好,而且能从活鸡的眼睛、羽毛等判断鸡的品种是什么,健不健康。”
不过,一提到禽流感,市民的态度又有所动摇。家住公园市场附近的居民吴姨爱吃现买现宰的鸡,不过,每次去买鸡,都能闻到活禽带来的异味,她很担心卫生和健康问题,特别是禽流感爆发期间。“很多大城市都推行了家禽‘生鲜上市’,从长远来看,这对城市环境和老百姓的身体健康还是有好处的。”从这一点上,吴姨觉得可以慢慢转变饮食习惯。
生鲜家禽更健康更美味
“许多市民以为生鲜鸡就是冰冻鸡,其实这是个误区。”市食安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冰冻鸡是将屠宰好的鸡先快速降温使其冻结,然后置于-18℃条件下储存,这样的鸡肉可保存更长时间,但口感也会因此打折。而生鲜鸡是指经过集中屠宰后,鸡的胴体接受风冷处理,使鸡胴体温度在1 小时内降为0℃-4℃,然后将鸡肉保鲜处理和包装,并在后续加工、流通和零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范围内。从屠宰厂送到超市或销售终端,整个过程一般可在6 小时内完成。
“生鲜家禽屠宰在国内其他城市,都有着非常成熟的操作流程,不会影响到家禽的营养和口感。”该负责人解释。事实上,对于消费者普遍担心的质量问题,生鲜家禽的供应商已有应对措施,届时,在市场供应的生鲜家禽产品均会佩戴脚环二维码,用手机一扫便可得到鸡只的信息,包括鸡只品名、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市民在选购时应特别留意这一标识,确保产品来源可靠,安全卫生。
就口感而言,生鲜鸡与现宰鸡并无太大差别,甚至会更好。科学研究表明,宰杀后2 到5 个小时,鸡体内将释放乳酸,这会导致肉质僵硬,此时烹饪口感并不好。鸡肉要经过6 到12 小时才进入最合适烹饪的肉质纯熟期。而生鲜鸡从宰杀到上市约需6 小时,也就是说,在买到生鲜鸡时,鸡的肉质刚好处于最适合烹饪食用阶段。从营养角度来看,鸡的蛋白质吃到人肚子里,要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生鲜鸡从屠宰到销售的全过程都遵循鸡肉生物化学的自然变化规律,在适宜温度下有序完成,并一直处于后熟阶段。在此阶段,鸡肉内的蛋白质将分解成较多的肽类、氨基酸及具有鲜味的核苷酸,营养物质更容易吸收。
市民主动消费仍需推广
据了解,香港从1997 年出现人感染禽流感之后,就开始进行活禽经营限制,目前香港市场80%是生鲜家禽,香港人感染禽流感的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上海、浙江从前年开始设置了较大范围的活禽经营限制区域,实施活禽经营限制、休市等手段之后,这些地方人感染禽流感的数量得到了控制。广东也从去年开始试点,在广州、深圳、佛山设置活禽经营限制区。
“生鲜家禽售卖对于阻断H7N9 等病毒的传播非常有效,可以说,推行家禽生鲜上市是必然趋势。但可以预见的是,推行家禽生鲜上市要被市民完全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市食安办相关人士认为,对于个人来说,消费习惯仍需培养。他举了一个例子,香港现在的生鲜鸡供应占了市场供应量的80%,这个成果是推行了近二十年才有的。
为了引导广大市民逐步养成消费生鲜家禽、健康饮食的习惯,相关部门正加大宣传力度,增进公众对生鲜家禽的了解,另一方面,在屠宰场、冷链物流系统和终端市场改造中要严把技术关,继续加大对家禽产品的检验检疫力度,从源头把好生鲜家禽的安全质量关,提供给消费者安全放心的家禽产品。
本报记者 郑婷影 文/图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