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寨卡病毒传播 河源展开全市春季灭蚊的行动
本报讯 记者 邹力 日前,市爱卫办的病媒控制中心对市区范围内的公园景观水池、广场绿化带等容易滋生蚊虫的公共场所进行药物喷洒,并倡议广大市民也要积极清理家中积水,配合爱卫办做好全市春季灭蚊的行动,以预防寨卡病毒的传播。
市爱卫办提醒广大市民,根据省卫计局的通报,目前我国已经确认了两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预防寨卡病毒的关键就是防蚊灭蚊,而家庭灭蚊的重要途径就是要清理家中的积水。据了解,寨卡病毒是一种新出现的蚊媒病毒,临床表现与登革热相似,主要为轻微头疼、发热、乏力、红眼病和关节痛等,目前还没有特异性治疗办法或是疫苗,最佳的预防方式就是采取保护措施,避免蚊子叮咬。该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给人,还可以通过母婴传播、性传播和血液传播,其最突出的危害就是对孕妇造成影响,导致新生儿小头症状的出现。
“蚊子最适宜的繁殖温度在23 至30 摄氏度之间,所以我们部门会积极做好春季的防控工作,因为天气一转好蚊子数量就会激增,所以每隔两个星期我们都会投放一次杀灭蚊子幼虫的药物。”市爱卫办病媒控制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药物控制,居民清理家中积水也是防蚊灭蚊的有效措施,没有积水就没有蚊子繁殖的地方,居民家庭的水养植物每星期至少换水一次,花盘托盘、空调托盘、卫生间地漏等任何有可能积水的地方都要积极清理,不要给蚊虫留下生存的空间,从而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上一篇:河源"生鲜家禽"上市进入倒计时
下一篇:河源海事部门全力保障开学学生水路安全返校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