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宠物进入发情期 打狂犬疫苗市民明显增多
本报讯 记者 刘影丽 随着春季气温的逐渐回升,一些猫、狗等动物相继进入发情期,市民被宠物攻击咬伤的事件也频繁发生。昨日,记者从市区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到,近段时间,前来注射狂犬疫苗的患者明显增加。医生提醒,气温回升,市民尽量不要太靠近宠物,一旦被咬伤,要在第一时间做消毒处理,并在24 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
“我只是拉了它一下,就被咬伤了。”家住市区文明路某小区的谢小姐告诉记者,她家的狗是一只刚养不到半年的贵宾犬,平日里这只狗还算比较乖巧的,从来没有发生过伤人事件。但是,随着春季到来,小狗“脾气变大了”,经常躁动不安,偶尔也会作出疯狂转圈、咬自己的尾巴、撞墙等自残行为。
昨日凌晨,小狗又开始狂躁起来,把一家人都吵醒了。于是,谢小姐拿出报纸对着小狗拍打了几下,没想到它瞬间跳起来,把谢小姐的右手食指咬伤。谢小姐只好一早来到附近的社区医院注射狂犬疫苗。医生告诉谢小姐,这只狗可能是进入了发情期。春季猫、狗开始进入发情期,“脾气”会变大一些,尤其是母犬,在发情期集中表现出焦急和暴躁的情绪,饲养和逗玩时都要格外注意。
记者了解到,近一个月来,动物伤人事件发生较多,到医院注射狂犬疫苗的患者比起冬季有所增加。“和冬季相比,这段时间来打狂犬疫苗的市民明显增加。”源城区东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师黄慷平告诉记者,在该卫生服务中心,从3 月1 日至昨日上午,其一个诊室就有11 位市民被猫狗等动物咬伤,前来打狂犬疫苗的。
黄慷平提醒,家中养了宠物的,须按时给宠物接种疫苗。市民一旦被咬,要在第一时间做消毒处理,并在24 小时内到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接种得越早越好,打狂犬疫苗针数一定要注射满。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