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艾粄清香飘满槎城 客家人独特的清明文化
本报讯 记者 戴湄 “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做艾粄、吃艾粄,已成了客家人独特的清明文化。艾粄俗称艾果、清明果,每到清明前, “艾粄”清香飘满槎城,艾粄成为河源人清明节前后必吃的传统小吃。
昨日,在老城一家经营艾粄的小作坊,记者看到,工人正忙着制作艾粄,前来购买艾粄的市民也挺多。“每天店里销售的艾粄都有几百个。”作坊的经营者莎莎告诉记者,10 天前她就开始忙碌起来,一天的艾粄销售量能达到500 个,周末时可以达到1000 多个。莎莎告诉记者,艾粄的原材料主要是艾草,由于艾草在清明前是最鲜嫩的,所以她抢在清明前已经购置了三四千斤的艾草作为原材料。莎莎说,由于受前段时间的阴雨天气影响,艾草数量少了,身价也水涨船高了,往年艾草批发价格是3 元一斤,现在艾草最高时涨到8 元,上周天气回暖每斤6 元。莎莎介绍说,艾粄具有祛湿、理气血、暖胃等功效,因此,很受市民欢迎。
上一篇:清明小长假期间客运站旅客将翻番
下一篇:周末将迎清明出行高峰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