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辑记者零距离接触检验检疫感受高大上
本报编辑记者在参观检验检疫局。
本报讯 记者 郑婷影 “我市每一批进入港澳的生猪,都经过我们的活体抽样检测,确保安全。”“有人从境外带蝴蝶当宠物养,殊不知,这些蝴蝶对我国的生态有影响,出国旅游随后带回来的植物和小动物,都有可能将一种有害生物传入我国。”……
日前,本报30 多名编辑记者走进河源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实验室,现场见证了检测人员对我市出入境商品的检测过程,零距离接触了高精尖的检测仪器设备,了解了出入境动植物的安全监管流程、出入境人员健康体检过程、疫病防控等检验检疫国门安全知识。
编辑记者们先后参观了媒介标本室、色谱分析室、动植物实验室等,体验了动物检验、食品检验、植物检验、出入境人员体检等检验检疫过程。在参观过程中,编辑记者就人们最为关心的食品质量安全、国门安全等问题提出了不少问题,检验检疫专家一一做出了回答。
据了解,河源检验检疫局是依靠技术支撑的执法单位,历来非常重视实验室建设。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广东检验检疫局的大力支持下,该局共投入资金2100 多万元,改造了4800 平方米综合实验大楼,添置了一批先进仪器设备。目前该局实验室仪器设备有1100 多万元,已获得国家认监委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和国家认可委实验室认可,可开展工业产品、食品、动植物以及人体艾滋病抗体、梅毒、登革热抗体等检测项目160 多个。2014 年该局实验室与河源市科技局合作,成为了河源市农副产品专业镇产品检测平台。
2015 年,该局实验室为确保进出口动植物安全和食品安全,严防疫情疫病传入提供了大量的检测数据, 同时也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准确的检测服务, 去年全年共受理样品1018 批次、20466 个样品、完成了27587 项次的检测;全年体检监测人员7506 人次,检出疾病326 人次。
出入境检验检疫并不神秘,实验室检测的项目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如果你要出国务工,就要来这里办国际旅行健康证;如果想检测食品、生物等物品的安全性,可以来这里进行权威检测;进出口企业职工健康体检,可以在这里进行……记者了解到,该局实验室共有工作人员16 名,其中硕士研究生5 名、中级职称人员3 名。优秀的技术人员加上高端的设备仪器,确保了检测结果的权威。
记者 陈仕平 摄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