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如何对待流浪动物:市民建议采取规范 人性化管理

近日,家住市区富民街的叶女士向记者反映,她家楼下有一只流浪猫,前段时间它在楼梯里生下5 只猫宝宝,非常讨人喜欢,这些猫咪也给居住在小区的居民生活带来了困扰,因为流浪猫常常在楼道间大小便,母猫还将抓到的老鼠喂猫宝宝,空气中整日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臭味。对此,叶女士和小区里的其他居民都非常困惑,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些流浪猫。

记者走访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宠物的数量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一些不文明的养宠行为、抛弃宠物的现象增多,导致流浪动物越来越多,从而给市民带来一些困扰。部分市民认为流浪猫狗给城市卫生、安居等带来负面影响,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处理力度。也有市民对流浪猫狗持怜悯态度,他们认为简单扑杀会影响城市形象,应该建立专门的流浪动物管理机构,采取规范、人性化的手段来管理流浪猫狗问题。

 

 

流浪动物随处可见

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一些宠物或被抛弃,或不慎走失,城市里流浪猫狗也不断增多。记者走访中发现,老旧居民区的楼道、商品房小区的灌木丛、公园里、马路边、垃圾场等地,到处都有流浪猫的身影。

4 日晚上8 时许,记者和几位朋友在路过市区文化广场附近时,只听见路边树丛里传来一阵响声。随后,一个黑影突然蹿出来,朋友当时吓得尖叫一声,顺着路灯定神一看,原来是一只野猫。日前,记者在市区东升路上,也看到了两只流浪狗在路边一些垃圾堆里寻找食物,身上满是泥土和灰尘,看起来脏脏的。

流浪猫狗居无定所,游走在市区大街小

巷中,能找到食物的地方就是它们的“家”。叶女士表示,现在小区都成了流浪猫的“家” 了,整个小区居住的流浪猫至少有10 只,有时候她开车出去,猫就躲在车底下,真怕有一天就将猫辗死在车底。

有人怜爱,有人敬而远之

流浪猫狗,它们作为城市中特殊的群体,有人为其遭主人抛弃而惋惜,也有人为其干扰了个人正常生活而不堪其扰,对于它们,市民是爱恨交加。

每到傍晚,市区明珠华庭小区的一块草地上,小猫会在此等待吃食,有时一两只,有时数只。原来,它们都是流浪猫,小区里的好心居民刘大妈见它们可怜,就常把剩饭剩菜给它们吃,久而久之,流浪猫一到饭点,就会跑到草地上来。

记者在走访明珠华庭小区获悉,该小区的刘大妈喂流浪猫有几个月的时间了,之前,常在这里转悠的只有一只流浪猫,她有时顺手会给它们剩菜剩饭,她发现,有了流浪猫,这个地段的老鼠基本不敢露面。可能是刘大妈的照顾周到,后来,那只流浪猫招朋唤友,带上小伙伴一起来蹭饭。有邻居看见刘大妈喂猫,也会带些鱼头和剩饭来,大家“爱心接力”,猫被照顾得肥肥壮壮。

“有邻居给流浪猫喂食,时间长了,这些流浪猫竟‘住’在小区里,小区环境受到影响。”对于邻居喂养野猫的行为,居民曾女士并不认同,近日,她两岁多的小孩在楼下玩耍,被草坪中突然蹿出来的流浪猫吓哭。曾女士说:“养流浪猫无可非议,但前提是不要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这些猫在小区里随意出没,有时真担心孩子和老人被抓伤。而且,喂养后剩下的食物残渣没人处理,会引来蚊蝇。”

市民张先生则表示,流浪动物居无定所,生存的地方多为脏乱的垃圾场、下水道等地,这造成了它们的卫生状况多不如人意,身上携带的病毒对社区其他居民尤其是儿童的健康产生威胁。它们产生的排泄物对其寄居的社区卫生造成污染,发情期间所产生的噪音也被广为诟病。他认为,流浪动物生活在城市里,不但压缩了市民的生活空间,还对市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它们的管理力度。

部分采取驱赶手段

“我们小区地处老城区,小区外住户比较杂,的确有流浪猫进到小区来,也有好心居民给它们喂食。”明珠华庭小区物业表示,他们一般不会阻止这种喂食行为,不过会提醒喂养者注意卫生和安全。

对付野猫,市区万隆一品小区有一个直截了当的办法——驱赶。万隆一品周围都是住宅区,小区外的社区公园、沿街商铺时而能见到野猫的行踪,有时候也会蹿进小区里,躲在树荫下,翻翻垃圾桶。“猫到了发情期时,三更半夜叫起来让人头皮发麻。”有居民向小区物业反映,希望找出好办法让野猫远离。

小区物业经过研究,像老鼠一样灭杀行不通,他们试过不少办法:“派人去抓,人没靠近,猫就跑远了,抓不住。后来听说猫怕喷水,我们就用这个办法,喷一段时间,猫就不敢来了。”同时,该小区注意将垃圾桶、公共场所清洁干净,减少野猫带来的环境卫生问题。

流浪动物多数时候无人监管

野猫野狗增多渐成祸患,而我市的流浪动物一直处于没人监管的状态。

为防止宠物传播疾病,家养动物一般都要求免疫接种,但这个办法无法在流浪动物身上施行。记者从市农业局印发的《河源市 2016年犬类狂犬病集中免疫工作方案》中了解到,10月份,河源开展了犬类狂犬病集中免疫月活动,但是,免疫对象不包括流浪猫狗。

此外,针对疯狗伤人问题,去年我市城管、公安机关等部门曾经发起过一场长时间的灭犬行动,在市区捕杀了一批狂犬、流浪犬和没有免疫接种的家养犬,一段时间内现象有所好转,但是不久又回到了老样子,甚至数量更多了。199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河源市区养犬管理实施办法》,曾对养狗区域和市民如何养狗作了明确的规定。该《办法》已经颁布了近20年,但仍然有市民在养犬行为上不够文明,随意遛犬等不文明行为仍然比较普遍。事实上还有不少养狗住户甚至没有听说过需要手续,因为也没人来查。

流浪狗有灭犬行动,针对流浪猫的措施几乎为零,由于饲养数量泛滥,一些宠物猫或因为走失,或被主人抛弃,而导致城市流浪猫越来越多。

成立小动物保护协会

如何解决城市流浪动物扰民问题?采访中,一些市民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认为应该对流浪猫狗采取规范而人性化的管理。去年7 月,本报曾报道一则深圳一民间爱狗组织来河源将一条被毒贩砍掉双腿的狗狗带回深圳安家的新闻。这一民间组织都是热心的爱狗人士,专门对流浪猫狗进行收养。市民袁光锋表示,可以利用民间的力量收养保护流浪小动物,这种方式关键要有资金来源,所以可以由政府相关部门发动社会人士设立爱心基金,或者由市民认养领养。

人们家里养的猫狗等宠物,基本上都是从市场上卖宠物的商家买来的。市民梁飞雨认为,政府应该给宠物行业定一些规章制度,规范行业,要求卖宠物的商家和宠物医院对猫狗等宠物登记档案,进行编号实行跟踪管理,并由相关部门进行检查监管。

市民陈辉则认为,野猫野狗的增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自身的繁殖,猫和狗繁殖速度都很快。所以,对流浪猫狗进行绝育也是一个好办法。他建议,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捕捉社区的流浪动物,由宠物医疗机构进行统一绝育和免疫,以“戒生止杀”的方式,减少街头流浪动物的数目。

流浪动物怎么安置?

在深圳、广州目前均有多家流浪猫狗救助站,均是由爱猫、狗人士自发组织,是出于人道主义的个人行为,其资金来源于社会捐助和发起人的个人投入,几家机构大多有较为固定的志愿者。

在上海,上海市宠物救助中心是上海市闵行区宠物协会出资筹办的一个公益性机构,免费、全面地救助社会上的流浪狗、流浪猫。通过领养和捐助,让那些流浪的宠物有个真正的“家”。

在北京,流浪宠物由人与动物环保科普中心负责收养,它是国内惟一一家政府批准的、非营利性民间动物收容及保护机构。机构设在昌平区小汤山镇,占地约25000 平方米,能容纳宠物500多只。

本报记者 梁小鸿 郑婷影 文/图



相关热词搜索:流浪猫狗扰民伤人何时休


上一篇:我市召开毒品预防教育
下一篇:男子光天化日偷挎包 源城警方急群众所需3天擒贼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