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回归大众化消费
本报讯 据人民日报消息,中央八项规定施3 年来,各地高端餐饮企业或逐步退出市场或经历“大浪淘沙”谋求转型,餐饮业回归大众化消费。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 2015 年全国餐饮收入首次突破3 万亿元,同比增长11.7%,行业发展亮点频现。
挤泡沫、重洗牌:大批企业“成功转身”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介绍,2012 年底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寄生于公款和奢侈消费的高端餐饮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一批高档餐饮企业相继停业,2013 年全国餐饮收入增速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9.0%。
“尽管整个餐饮业因此‘发了次烧’,但对行业自身发展来说却是好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等于是帮助餐饮业把不正常的泡沫挤掉,重新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冯恩援说,2013 年的触底是让中国餐饮业回归本质和理性消费的契机,一批转向大众消费的高档餐饮企业得以在此轮“洗牌” 中“成功转身”。
记者在湖南长沙“57 度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新开的门店“小猪猪”店看到,这间标榜“中国最萌的烤肉餐厅”里卡通玩偶遍布,黄金时段消费者需要排长队等位。“200 平方米的店,一天翻台可达7 次,客流达1000 多人。”该公司市场总监肖赛峰介绍说,其实几年前“57 度湘”主打的是高档餐饮会所品牌, 2012 年高档餐饮品牌的营收占全公司60%以上。如今公司旗下8 个餐饮品牌中,中档消费约占75%,2015 年,公司新增的124 家店面几乎全是中档门店。
多元化、多层次:大众餐饮市场份额超八成
整个餐饮业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显示,大众化市场需求是行业逆势回暖的最大动力。商务部相关数据显示,2015 年大众化餐饮市场份额已超过80%。据中国烹饪协会统计,过去全国餐饮百强中基本都是高端餐饮,但目前快餐类企业已有19 家,营业收入占全国餐饮百强总营业收入的近4成。
冯恩援认为,我国餐饮业发展正呈现出 “三小三大”的新特征。
“小店面大后台”,产业链条全面延伸。中华老字号“全聚德”围绕品牌产品开发副产品、发展食品加工业,并将销售北京特产的“京点食品店”开到了北京南站、首都机场等地。2014 年,“广州酒家”食品加工业占总营业收入的74%,达10亿元以上。
“小产品大市场”,连锁经营渐成规模。创立于杭州的“外婆家”餐厅主打杭帮菜,就餐环境时尚精致,市场定位却很“亲民”,平日里基本每家店都有排队等位的场面。目前“外婆家”餐饮集团在60 多个城市推出了 “蒸年青”“动手吧”等十几个子品牌,全国连锁门店数超过160家。
“小群体大众化”,高端市场仍可深耕。杭州市餐饮旅店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尹丽华认为,随着人们消费观念、品质意识的变化,大众消费中仍存在一定的高档需求。比如人均消费300 元左右的“大董烤鸭”在北京的门店不降反增,从2012 年的3 家扩大到 2015 年的10 家,其具有创新专利的烤鸭、饱含文化创意的“大董意境菜”等,成为吸引高端消费者的卖点。
上一篇:环京4 小时粮食 物流圈加快建设
下一篇:进口葡萄酒降价是好是坏?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