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企准入门槛提高
本报讯 据新京报消息,16 日, 工信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 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以下简 称《规定》),其中对新能源汽车生 产企业的准入要求有所提高,并强 化了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安全要求, 建立“叫停”制度。该《规定》将于 今年7月1日起施行。
工信部政策法规司表示,近年 来,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产品安全隐患和风险也 相应增加,2011 年以来,我国发生 了31起电动汽车安全事故。
要具备产品安全保证能力
《规定》中要求,申请新能源汽 车生产企业准入的企业,应当具备 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设 计开发能力、生产能力、产品生产 一致性保证能力、售后服务及产品 安全保障能力,符合《新能源汽车 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
按照《要求》审查条件有17 项 具体条款,其中有8 项为否决条款, 只要超过2 项未达标,则该企业不 被准入。
对此,目前已经拿到新能源乘 用车生产牌照的某企业内部人士 称,《规定》的审查内容增加,对汽 车的要求增加,意味着车企获得新 能源牌照的难度增加,虽然该企业 已经拿到牌照,但后续拥有同等条 件的车企可能就被拒之门外。
此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 副会长董扬曾透露,提高准入门槛 是未来的一个必然趋势,但这不会 对行业有较大影响。
建立“叫停”制度
除了对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 企业有准入要求外,《规定》也对新 能源产品和已进入新能源领域企业 做出要求,建立了“叫停”制度。
《规定》中明确要求,新能源汽 车产品存在安全等严重问题的,应 当立即停止相关产品的生产、销 售,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针对生产企业,《规定》要求不 能保持《准入审查要求》,存在公共 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隐 患的,工信部应当责令其停止生 产、销售活动,并责令立即改正。
上述车企人士表示,“叫停”制 度的建立对企业是公平的考核,对 企业的产品和研发能力是长期的 考核,这样让使用老旧技术的企业 不能依靠劣质和廉价的产品在市 场上搅局。“当然,也会增加车企的 成本,但是从长远考虑这些投入是 值得的。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