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锐意进取促改革忠于职守惠企业—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俊平

“我仅是海关队伍里的小小一员,这个奖章实际上代表的是河源海关全体干部职工20 多年来的工作成果,是国家对河源海关工作的认可。”陈俊平淡然地表达自己对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的感受。这位年轻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工作中秉持着忠诚担当、干净履责的信念,忠于职守、锐意进取,推动改革创新项目在河源落地开花,帮助河源进出口企业省时省钱。他与众多河源海关人一起,在广东省外贸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推动河源市外贸实现了逆势增长。


陈俊平

主动服务企业,争当业务能手

2008 年,陈俊平从上海海关学校毕业,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了一名海关工作者。在2015 年调任河源海关办公室之前,他一直在一线做着通关监管工作,尽职尽责地检查进出口货物,为企业提供通关服务。“一线工作很辛苦,我们一年365天都在工作,24 小时待命。”多年在一线工作的经历使得陈俊平对海关工作更加熟悉,也为他后来组织法制建设、推动业务改革提供了支持。

作为河源海关的法制联络员,陈俊平主动作为,牵头组织河源海关法治建设,为企业群众排忧解难。他牵头推进实行内部核批分类化优化改革,大幅取消和压缩内部核批事项及其核批层级,优化核批事项20 余项,使企业办事效率提高了60%。在他的推动下,河源海关加快设立“一个窗口”受理海关全部行政审批事项,企业由原来到多个窗口办事改为在一个窗口集中办事,实现了行政审批时限“零超时”,通关效率明显提升。据测算,河源海关进口、出口通关时间分别为 5.7 小时、0.63 小时,远远快于全国的25.62 小时、1.86 小时。同时,陈俊平成功打造了一月一度的海关政策宣传日等特色法治服务品牌,为河源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等服务,助推河源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促改革落地,助企业减负

所谓“ 部门一张嘴,群众跑断腿”,繁琐的行政审批总是令企业、群众头痛,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深入实施行政制度改革,推进“ 放管服”。而作为河源海关改革办负责人,陈俊平大胆作为,不等不靠,带领业务人员攻坚克难、逐步推进改革创新,使得一批具有牵引性、标志性的改革项目在河源落地开花,切实为企业减负。

据悉,在陈俊平的推动下,我市已推进落实“互联网+预归类”“互联网+ 互动查验”“互联网+自助缴税”“互联网+加工贸易”等多项改革,其中“互联网+ 加工贸易”改革推广率达 100%,真正实现了企业足不出户网上申报保税业务,全年可为全市企业减负约200 万元。另外,他还积极推动在非试点口岸河源口岸实施查验配套服务费改革,改革一年来,一共免除企业费用约27.9 万元,惠及企业 116 家。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创造和巩固了河源海关发展新的优势,在去年全国和广东省外贸进出口同比都呈现下降的大背景下,河源市外贸实现了逆势增长,2016年河源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了4%。

投身志愿服务,奉献无私爱心

去年之前,陈俊平还担任了8 年的河源海关志愿服务队联络员。8 年来,他带领团队深入社区、深入校园,为特殊儿童、孤寡老人等群体提供志愿服务超过1000 小时。他所在的志愿服务队、队员多次获市级、省级的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奖、个人奖。如今,陈俊平虽已卸任,但他仍然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奉献无私爱心。

2009 年9 月,陈俊平第一次接过河源海关“爱心父母”工程活动接力棒。帮扶对象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他们的父亲因车祸永远离开了,家中还有年迈的奶奶和有智力障碍的叔叔。为了让失去至亲的两兄弟能读好书,陈俊平对他们的关心照顾已经持续7 年不间断,每年开学前,他都坚持去探望两个孩子并带上营养品和慰问金。在持续多年的帮扶与关爱下,两兄弟健康成长,如今两人都大学毕业了,其中一个还考上了研究生。

爱心不息,奉献不止。对于这次获评劳模所得到的奖金,陈俊平表示,将会以河源海关的名义捐赠给“流动图书室”工程。

本报记者 杨容 文/图



相关热词搜索:锐意进取


上一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以全域规划引领振兴发展
下一篇:紫金“4.28”南岭命案成功告破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