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 实
卓别林从7岁时起成了一个流浪儿,后来他进入了演艺圈,谁也没想到那个穿着拖地西装、不合脚的鞋子、手里总是拿着不合时宜的拐杖的卓别林会红起来。卓别林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夸张的表演成为了演艺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生活给了他一次次的打击,可他仍然带着小丑面具带给亿万观众欢笑。而正因为他幼年的不幸遭遇,才让他年纪轻轻就能编出了那么多让人又喜又悲的剧情,才能单单用表情和肢体动作演绎出一个个小人物内心的喜乐悲哀、心酸无奈。
历经沧桑,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在顶峰终于看清浮华迷雾后,晚年的卓别林终于摘下了小丑面具,开始聆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写下这首诗:“当我真正开始爱我自己,我才认识到,所有痛苦情感的折磨,都只是提醒我自己,叫我不要违背自己的内心。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真实”。他用一生告诉我们,人生最好的爱是自爱。
卓别林,是行为艺术上的巨人!
另一位主人公,高晓松。他的外公是中科院院士,父亲和外婆是清华大学教授,母亲师从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记得之前高晓松在一个访谈节目里诙谐地说:“在我们家硕士相当于半个文盲。”他算是真正地出身名门望族了。
20岁的他,年少轻狂,毅然选择从清华大学辍学去流浪。向往诗和远方,去世界各国,去做校园民谣。
卓别林的流浪是生活的无奈,高晓松的流浪是尊重内心的选择,他们都是真实的。
或许卓别林并不明白,高晓松明明可以选择安安稳稳地走父母为他铺好的路——出国留学,然后成为某领域的专家。怎么会选择去流浪,去做音乐。
年轻的高晓松和年轻的卓别林相比,他们之间的阶级地位太悬殊了!一个在高楼,一个在深沟;一个光芒万丈,一个一身锈迹。
不可否认的是,他们赶上了时代的潮流。真实的卓别林遇上了电影行业兴起,加上自身的天赋,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真实的高晓松也恰好因为民谣的兴起和时代缺少他这样的有文化的明星,也红遍大江南北。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他们选择做真实的自己,不违背自己的内心。
史铁生也说:“我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蜡烛。
“他们便是那颗温暖的太阳,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指导老师:周敏
源城区啸仙中学九(6)班 江妤
上一篇:记源城区高莲小学教师刘恒花
下一篇:情系草原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