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忠诚守护城市的平安
用忠诚守护城市的平安
记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获得者市公安局巡警支队
市公安局巡警支队自1993 年成立 至今已有24 个年头,始终以建一流队 伍为目标,坚持从严治警、加强科技强 警、注重素质强警、拓展文化塑警,一 代代巡警人用忠诚奉献和忠于职守, 切实履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宗旨,为河源市民的安居乐业日夜坚 守着。5 年来,支队先后被授予“全省 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全省优秀公 安基层单位、广东省青年文明号、全 省学雷锋示范点、广东省文明单位” 等省级荣誉称号,今年又被评为第五 届“全国文明单位”。
突出打防主业
有力维护市区平安稳定
“每一个河源市民对生活平安稳 定的体会,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认 可。”无论白天黑夜,不管雨雪风霜,市 巡警支队都在默默地守护着这座城市 的平安,时时处处为民排忧解难。
去年国庆期间巡警支队的队员在街面巡逻。(资料图)
结合巡警自身职能任务,市巡警 支队在现有巡逻模式的基础上,不断 创新举措,通过建立主动型防控模式, 完善实战化工作机制,健全规范巡逻 制度,实现社会面违法犯罪及突发案 事件“防范得住、发现得了、控制及时、 处置有效”的目标。同时,还建立起了 细化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 案,认真落实“1、3、5 分钟”分级应急处 置要求,积极利用巡警屯兵街面、快速 反应的优势,快速处置各类突发事 件。在当前正式民警警力严重不足的 情况下,全面整合现有的警力资源,认 真总结开展联防联控的工作经验,深 入研究街头巡控联勤联动技战法,不 断深化巡警、特警、武警多警种协作的 巡控工作大格局,共同提升城区巡防 效能。每年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 1500 多人,强力构建起了市区社会巡 逻防控网络,给市民营造出了安全祥 和的生活环境。
强化为民服务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警民关系就是鱼水关系,群众的 理解与支持,能让巡警工作的开展“如 鱼得水”。近年来,市巡警支队积极利 用微博、报纸、论坛等平台,及时收集、 整理、发布政策法规、防范策略等方面 的便民利民服务信息,以新的工作方 式加强与群众的沟通,拉近与群众的 距离。
市巡警支队定期开展的“警营开 放日”“当一天巡警”“学雷锋活动月” “岗位学雷锋”等活动,在让人民群众 近距离了解巡警工作、亲身感受公安 民警生活的同时,还涌现出了好人好 事5000 余起,给不少市民和家庭带去 了温暖,提升了城市的温度。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警队文明之风吹满槎城
走进市巡警支队,映入眼帘的,除 了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环境之外,在 走廊、院内等醒目位置,还有引人崇德 修身、向善向上的道德宣传牌或温馨提 示语,透露出浓厚的道德文化与文明风 尚氛围。据市巡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 绍,积极引导和激励民警队员文明有 礼、勤俭节约、服务优质,不仅是打造 和谐文明的民警队伍、提升民警业务 素质与工作形象的必要措施,还是传 统道德与文化的基本要求。
据悉,市巡警支队每月都会开设 一次“道德讲堂”和道德经典诵读活 动,在传统民俗节日期间,还会开展 “我们的节日”活动,通过挖掘传统文 化内涵,加强民警队员对节日文化内 涵、精神实质、礼仪习俗的理解,同时 融入当代价值、现实意义强化节日廉 政文化建设。同时,还积极鼓励民警 参与志愿服务,定期开展关爱老人儿 童、进社区等活动,为福利院、社区孤 寡老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
据统计,近年来,市巡警支队平均 每年接处警15 万余宗(每宗接处警平 均耗时30 分钟以上),每日巡逻里程近 3000 公里(年巡逻里程近100 万公里, 可环绕地球25 圈),每年找回800 多名 迷路老人、走失小孩。一代代巡警人 用忠诚奉献和忠于职守打造了一支闻 名遐迩的优秀警队,那一个个荣誉、一 张张奖牌就是最好的见证。
本报记者 刁城邦 彭茂洋
通讯员 朱振英 黄文仿
上一篇:粤赣高速1月1日起启用电子发票
下一篇:现场110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