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光互补”点亮致富心灯
“渔光互补”点亮致富心灯
龙川县佗城镇佳派村精准扶贫工作有成效
冬日暖阳普照,群山簇拥的 龙川县佗城镇佳派村,一派祥 和。拥有37 亩水面的百寿塘波光 粼粼,塘面上由7000 个桩支撑的 光伏双玻组件,格外引人注目。 自去年9 月佳派村渔光互补光伏 发电扶贫项目正式并网发电以 来,3 个月已经发电29万度。
对于今后的生活,单亲母亲余伍英再也不发愁了。
这一项目可谓点亮了贫困户 致富的“心灯”。驻村工作队介 绍,这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扶贫项 目总投资920 万元,装机容量为 1000 千瓦,预计年发电量为100 万 度。村里专门成立了公司,光伏 电站由村成立的公司为主进行建 设和下一步运营,届时公司除电 站运营维护成本外,收入分三部 分进行分配,一部分用于村贫困 人口投资入股分红,一部分用于 鼓励贫困人口脱贫的生产帮扶, 一部分用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和支持村公益事业。
太阳一照有盼头
葛根是土生土长的佳派村 人,一家四口人,以前也并不穷。 刚结婚那会,头脑灵活的小夫妻 办起了酒作坊,做酿酒,又兼养 猪,后来又改行做起了太阳能热 水器生意,小日子过得红红火 火。但一次意外事故造成他右手 截肢,身体受到严重损伤,一家人 生活陷入了困顿,他也一度失去 了生活的信心。
“ 有了精准扶贫,如今太阳 一照,就能看到收入,今年一家 四口人就可领到约1.2 万元的电 站分红和鼓励脱贫的生产帮扶 资金,能解决全家的生活问题。” 葛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说,作为 运营公司的股东,从今年开始, 他一家每人每年可领到约1000 元的分红和2000 元的生产帮扶 资金,再加上自己养的猪和鸡, 生活应该没有问题。他说,现在 自己在家通过养猪、养鸡,加上 种一些花生、水稻,已经完全可 以脱贫。
想着法子干工作
路通,财通。从百寿塘到葛根 家,要经过一段新建成的水泥路。 看到这段新扩宽至3.5 米的水泥路 面,陪同的村委会主任黎日文感慨 万千。他说,这条村道看似不起 眼,只有370 多米,但涉及到20 多 户人家。为此路,他磨了不少“嘴 皮子”,才最终做通村民的工作,签 字同意让地扩路。
“ 干工作要想办法,才能干 好!”干企业出身的黎日文快言快 语,村里事情比较杂,光依靠村干 部做工作忙不过来。2017 年12 月 5 日,佳派村成立了村民理事会,由 群众公选的5 名德高望重的村民组 成,村两委也非常认同。目前,涉 及到村的自来水工程、路灯亮灯工 程、体育文化中心等工程从工程的 招投标、质量监管、评估等等,多由 理事会负责操办或参与。
不仅如此,村“两委”班子还 带着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到梅 州蕉岭、江西定南等地参观学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集体发 展的致富项目等,回来后在全县 率先开展了“ 三清三拆三整治” 工作,目前除部分无法联系到屋 主的旧房外,村里的老旧危房已 拆完毕。黎日文说,佳派村老房 子多、池塘多,离千年古镇佗城 镇也仅7 公里,将借助这一轮精 准扶贫的优势,大力开发集农业 观光、休闲体验、生态旅游等内 容的乡村旅游项目,打响乡村文 化旅游品牌。
积极主动过好日子
离百寿塘200 米远,一栋两层 的旧房正在装修,贫困户余伍英忙 着搅拌水泥,汗水淋漓,仍异常兴 奋。自丈夫去世后,由于孩子需要 抚养,余伍英日子过得艰难。驻村 工作队来了以后,给了她家很大帮 忙,装修房子的这13 吨水泥就是由 驻村工作队帮扶的。驻村工作队 还联系了一些专家来给村民培训 如何养鸡、养猪。通过学习,余伍 英养了30 多头猪,如今村里光伏发 电也并网发电了,她对未来的生活 充满了信心,相信靠自己的努力一 定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记者了解到,除余伍英一家 外,帮扶单位动员爱心企业捐赠了 2000 吨水泥用于村基层设施建设 和改善村民居住环境。除此之外, 还帮扶村里完成了2 公里的村道硬 底化、村道两边围墙光面化,协调 完成2 个台站变压器及全村农电改 造,全村村民完成电表更新以及协 调完成了超高速线无局域建设和 4K电视体验点建设等。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欧阳春霞
上一篇:4万多新生儿过半是“二孩”
下一篇:河源体育迎来开门红 河马晋级银牌赛事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