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既会看病又会“哄”娃

既会看病又会“哄”娃

记录儿科医生的一天

阅读提示:

连日来,我市气温持续探底,不少地方还结冰了。然而在这样的天气里,每天早上 不到8 时,在此起彼伏的孩子的哭闹声、咳嗽声和家长焦急的哄劝声中,市人民医院儿 科也迎来了新的一天。从去年底开始,我市暴发流感疫情,从监测情况看,主要为乙 型流感,市人民医院的儿科床位也因此爆棚近两月,超负荷工作导致市人民医院儿科 两名医生同时病倒。1 月30 日,一个寒冷的早晨,记者跟随儿科的医生们,记录下了他 们真实的一天。

一天接诊70多个小患者

当天早上7 时30 分,在市人民医 院工作已经20 多年的儿科副主任余连 芝就已经到了医院,在脱下外套、换上 白大褂,做好准备工作之后,时间已近 8 时,诊室门口也已经围起来好几个焦 急等待的父母。


连文喜正一丝不苟地为小患者听诊。

“小朋友哪里不舒服啊?”余连芝 问道。在听完孩子母亲对孩子的病情 描述之后,余连芝拿起听诊器,一层层 掀开孩子的小棉袄,仔细地听着前胸, 然后又听了听后背。“孩子没什么大 事,虽然烧退了,但咳嗽是流感后的正 常现象,上次开给你的抗流感药吃完了 吗?没有吃完就继续吃两天,不用担 心。”很快,余连芝就诊完了一位小朋 友,在将诊疗卡和病历本交给家长的同 时,还仔细交代着各种注意事项。随 后,余连芝又迎来了下一位患者。

时间一分一秒悄无声息地流淌 着,余连芝重复着诊病的每一个流 程。4 个多小时的坐诊,她没有喝过一 口热水,也没有站起来上过一次厕 所。面对早已过了下班时间,但是挂 号仍没来到的病人,她又重新叫了几 次号,暗自叹息:“还是没来,应该下午 才来吧。”

14 时30 分,余连芝又准时回到这 个诊室,不少上午挂号患者的各种检 测结果立即递到了她的面前。她仔细 地看着这些检查结果,在医嘱上快速 地写着,完全看不出是一位将退休的 老医生。

17 时,一位母亲抱着3 岁左右的 儿子焦急地出现在诊室,并迅速将孩 子颅脑的CT片递给了余连芝,余连芝 看了看对这位母亲说道:“这上面显示 头部没什么异常,那孩子摔伤后有没 有头晕、昏睡或者是呕吐?”母亲一边 安抚着怀抱中哭闹的孩子,一边答道: “头晕和昏睡都没有,就是昨天下午开 始呕吐,一吃东西就呕吐,水都喝不 进。”话音刚落,孩子一个翻身又连吐 了两次,孩子奶奶连忙拿出纸巾在地 上清理起来。余连芝经过仔细检查 后,初步确认,这位小患者的呕吐现象 并不是因为摔到了头部,轮状病毒感 染导致的急性胃肠炎才是引起小患者 呕吐的罪魁祸首。

余连芝回过头来对记者说道:“虽 然现在流感高峰期刚过,接诊的患者 数量已经略有下降,但是一天下来也 要接诊70 多个小患者。同时,孩子的 家长,仍然不能放松对流感病毒和轮 状病毒的警惕。”

化身“幼儿园老师”

在儿科门诊可以看见,来就诊的 绝大部分都是6 岁以下的儿童。其中, 不少孩子一见到医生就开始声嘶力竭 地哭闹,手脚不停反抗,生怕医生手里 的听诊器成了会咬疼他们的恶魔。

每到这个时候,同是市人民医院 儿科副主任的连文喜,就会笑着把自 己粗壮的男声压得特别轻柔,开始哄 逗起小患者:“哇,你脖子上围的卡通 毛巾好可爱啊,这是什么? 是老虎 吗?”“是猫咪!”原本还满脸惧色的小 患者开始活跃起来。“来,让伯伯听一 下你胸口好不好?”还没等孩子回过神 来,连文喜已经听完:“嗯,小朋友真 乖,难怪长得这么帅气。”不一会儿,连 文喜就完成了看诊的整个过程,在对 小患者母亲进行叮嘱的时候,这位小 患者已经开始唱起了儿歌:“小白兔, 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连文喜告诉记者:“这也是没有办 法,为了给不配合的孩子看病,同时也 要安抚家长焦急的情绪,我们每一个医 生都只能化身‘幼儿园’的叔叔阿姨。”

话音刚落,一位母亲带着流感退 烧后的儿子前来复查,她告诉连文喜, 儿子这两天咳嗽得面红耳赤,做雾化 也不见好。同时,还不停询问正在给 孩子检查的连文喜,孩子是不是患上 了肺炎?要不要再给孩子打几天点 滴?连文喜检查后告诉这位母亲,孩 子没什么事,咳嗽是流感后的正常现 象,打点滴也没多大帮助,孩子能不打 点滴就尽量不打,这对他的健康来说 更有益,继续吃药做雾化,过两天就会 好了。在连文喜的安慰下,这位母亲 的情绪慢慢稳定了下来。

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

2017 年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等机构发布的《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 书(基础数据)》显示,最近3年,中国儿科 医师流失人数为14310 人,占比10.7%。 当前中国儿科医生总数约10万人,却要 服务2.6亿0-14岁儿童,平均每2000名 儿童才能拥有一名儿科医生。尽管我市 人民医院高度重视儿科医生的队伍建 设,但是也不得不面临这样的情况。

18 时,忙碌了一天的儿科医生们 顺利地下班了。“今天病人还不算多, 晚上值班医生还更辛苦,接诊患者数 量差不多达130 名,我年纪大了也看不 过来了。”余连芝脸上既满足又无奈。 据余连芝介绍,目前儿科共有医生16 名,每个医生每周平均工作超过50 个 小时,尤其是前几天流感最高峰时,几 乎每个医生都是每天工作10 多个小时 而无暇休息。超长的工作时间,不少 患者家属的不理解,这都使医生们承 受着巨大的身体压力和心理压力。现 在已经有两位医生病倒了,另外还有 两位医生也提出了辞职申请。余连芝 叹了口气,前段时间赶回贵州老家探 望住院的老父亲也只待了10 个小时, 只希望年迈的父亲能够理解自己。

本报记者 彭茂洋

 



相关热词搜索:既会看病又会“哄”娃


上一篇:废弃药品怎么处理?
下一篇:明日又有冷空气 “晴冷”伴你回家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