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亩荔枝林,“嫁”出满眼春
四千亩荔枝林,“嫁”出满眼春
江东新区古竹镇村民向科技要力量增收致富
阳春三月,正值荔枝嫁接的好时机。10 日,江东新区古竹镇槎岭莲塘 兔山上的10 多亩荔枝基地,今年52 岁的叶燕明正忙着给果树嫁接新品种 果苗,熟练的技术吸引了附近村庄的10 多户果农到场学习。“嫁接后的荔 枝芽一般在20 天至30 天就会萌动,新芽长出来后,要防治病虫害,还要防 风,更要注重树的水、肥管理。”叶燕明边嫁接边说,高位嫁接比新种荔枝 苗效果要好,一般一年可发芽抽枝,明年可长成树冠,后年就可挂果。
“嫁”出荔园满眼春
今年75 岁的村民叶树兴说,槎 岭背依大山,前临东江,有山有水, 是个种植荔枝的好地方,300 年前落 户这里的叶氏先祖就开始种植荔 枝,整个槎岭目前荔枝种植面积超 过4000亩。
村民们正忙着给果树嫁接新品种果苗。
不过,说起荔枝,叶燕明是又爱 又恨。他家荔枝树龄有30 多年,长 势旺盛,年景最好时一株树可摘500 公斤荔枝,可是由于全部是怀枝等老 品种、品种退化等原因,果子没有以 前那么好吃,这几年一直卖不起价, 20 多亩荔枝没有多少收入,成了“鸡 肋”,一度都想放弃了。去年11 月 份,他跟着紫金县古竹满山红荔枝种 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会员一起到惠东 县参观,没有想到惠东县嫁接后的荔 枝价钱那么好,当时就动心了,回来 就立马开始了荔枝的嫁接工作。
“目前嫁接的主要是井岗红糯、 仙进奉、凤山红灯笼、岭丰糯等4 个 晚熟优质品种,价格好,产量不错,相 信这20 多亩‘鸡肋’荔园会再次变回 ‘凤凰’!”叶燕明对此信心十足。
也曾吃过“亏”
上次到邻市参观,动心的不仅 只有叶燕明一个人,今年58 岁的叶 添源一家有6 亩荔枝,还有一口4 亩的鱼塘。由于老品种荔枝树长 有两层楼高,看到果却摘不到,果 价不太好,伤心的他去年一下子锯 掉了10 多株荔枝树。这几天,叶添 源也计划对剩下的荔枝树嫁接晚 熟优质品种。
在槎岭,要说种荔枝“老把式”, 叶运通算是最好的一个。他也有过 不懂技术的教训。6 年前,他看到荔 枝树长得太高了,采摘相当困难,就 尝试给荔树剃了个“光头”,结果吃了 大亏,6 年来,新长出的荔枝新枝还 没有超过两米,结的果也少得可怜。 他说,嫁接要讲究技术,至少要留一 主枝用来当整株树的“抽水机”“光合 器”,绝对不能把枝干全部锯掉,待荔 枝自己发芽长苗。吸取教训,从前年 起,叶运通开始嫁接新品种荔枝苗, 嫁接了5 株,目前长势很好。去年冬 开始,他已在自家荔园里嫁接了50 株晚熟优质品种。
给荔枝建“安乐窝”
记者在嫁接现场看到,一大 群学习嫁接技术的人群中,曾平 兰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戴着老花 镜,旁边还跟着一个如影随形 的小孙子。说起她,村里人没 有人不佩服的,公认她是干农 活的好手,种菜、种果、养鸡、养 猪,什么赚钱干什么,虽然一个 人忙里忙外,但地里活干得漂 亮,家里也收拾得井井有条。 曾平兰告诉记者,家里有10 多 亩荔枝要嫁接,这次专程赶到 这里来学习技术。
在古竹槎岭村一村道边,占 地30 亩、总投资500 万元的东江 古竹荔枝产业园正在建设当 中,目前已平整好土地,钢筋支 架已经矗起。首期计划投入 200 万元,今年5 月份首期工程 将完工。与之配套工程——槎 岭莲塘兔山荔枝冻库也正在建 设当中,以保存鲜荔枝。紫金 县古竹满山红荔枝种植农民专 业合作社理事长叶浓青说,自 2012 年,短短几年,合作社已经 发展社员183 户,带动农户325 多户,实现了种植、加工、销售 一体化模式,将为今年收获的 荔枝建“安乐窝”,以发挥最大 的市场价值。
新品种渐显“贵气”
作为全国荔枝主产区,从 2009 年后,全省荔枝价格便逐渐 提升,近两年受气候影响,产量 降低,价格呈跳跃式上升。荔枝 卖贵的背后,是荔枝品质提升、 优势品种发展、品牌宣传发力, 还有电商扩大销路等因素的共 同作用,荔枝逐渐精品化,更受 市场欢迎。荔枝作为传统岭南 佳果之一,已逐渐矜贵起来,隐 约散发出“贵气”。
叶浓青说,目前,合作社已 发展规模化种植基地500 多亩, 带动农户优化升级改造荔枝老 果园4000 多亩,提高当地荔枝 的单产和品质,有力支持了当 地主导特色产业的发展,对加 快江东新区乃至整个河源市荔 枝品种结构调整步伐起到了支 撑作用。
本报记者 张涛
上一篇:警惕!“水晶泥”内含可致命毒硼砂
下一篇:终结结核病河源在行动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