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6月29日,我市99个产业类项目集中动工投产。大项目纷纷落户,引爆发展新热潮,表明了我市营商环境、投资价值获得肯定,彰显河源日益成为价值高地、投资洼地的市场认同感。此次动工投产的项目涵盖了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命健康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河源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聚、提升产业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将为全市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站在新起点,我市将继续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下足功夫,助力河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核心城市,推动“生态河源、现代河源”协同发展,奋力开启河源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全方位出力,营商环境越来越优
在市高新区动工的10个项目中,9个是工业类,还有一个是基础设施类——市高新区滨江大道升级改造工程动工,这是市高新区推动园区提质扩容、优化园区环境的示范项目。据了解,市高新区投资120亿元,加快对园区道路、景观、学校、文体中心、商业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加快产城融合,目前谋划的17个项目正在有序进行中。记者发现,在五县两区的分会场,除了占比最重的工业类项目外,城建类、文化旅游类、民生类、文化类项目百花齐放,其中,东源有省道S230线东源义合至源城胜利村段公路改造工程、产业转移园二期扩园项目,江东新区有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从园区到城市建设、从旅游到民生,将全面加快河源产城融合的脚步,全方位提升河源城市品位。
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要在基础设施、产业园上下功夫,更要在行政服务、融资安排等软件上做出努力。近年来,我市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突破口,在提升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获得感”。据了解,我市通过市级授权、县级委托的形式,针对江东新区、市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就累计下放597项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让市级“瘦身”、区级“强体”,赋予新区更大的自主权和审批权,建立起权责清晰、分工合理、运转高效、富有活力的新区运行机制,各县区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外来投资的优惠政策。
选择河源,有“被优待”的归属感
“从洽谈到签约只用了3个月,从签约到动工也只用了3个月。”这是阿里巴巴与河源合作的日程表。阿里巴巴广东云计算数据中心河源项目总投资150亿元,项目总占地面积32220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主要分为市高新区地块、源城区地块、江东新区地块,这个超大项目,从洽谈到签约再到启动,都受到了河源市民的关注,牵动着河源各部门的心。据了解,该项目与河源签约,市发改部门在项目建设单位提交相关资料后,缩短备案时限,在规定的3个工作日内用两个工作日提前完成备案,让该项目早早地顺利拿到了“建设通行证”。
阿里巴巴研发事业部副总经理黄伟龙表示,河源开放包容的态度,透明优质的服务,为阿里巴巴扎根河源,长期发展注入最强大的信心。他认为,该项目的落户,不仅为阿里巴巴集团的业务提供强大的动力,也为河源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融合应用注入新动力、树立新标杆,带动电子商务服务业、互联网金融产业、现代智能物流、跨境电子商务、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产业集聚到河源,助力河源加快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展。
同样选择投资市高新区的广东欧麦嘎实业有限公司也有“被优待”的同感。该公司总经理刘家利介绍,他从2012年开始就四处考察,为项目寻找入驻园区,足迹先后遍布江西、湖南以及其家乡四川,但是5年时间里所考察的园区,无论自然环境、区位优势还是政策服务,都远远比不上河源市高新区。“有些地方的园区,在收集投资项目信息后就没了下文,只有河源高新区给了我家一般的归属感,从接洽到项目投产,我们几乎不用操心,高新区工作人员隔三差五关心项目进展。”刘家利说,去年10月即将进行厂房规划建设时,项目遇到了土地证迟迟办不下来的问题,在跟市高新区管委会反映后,仅一周时间,事情就解决了。刘家利向记者透露,他打算在河源买房,将家人接来河源定居。
重奖招商引资“有功之臣”
在6月29日紫金县产业类项目集中动工投产仪式上,为落实招商引资政策,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奖补兑现仪式,紫金县县长廖继聪为达到奖补条件的振扬实业(河源)有限公司代表和项目引进人颁发奖金支票,给予振扬实业(河源)有限公司300多万元的建厂补贴,给予项目引进人9万元的奖励。
紫金招商局局长张子华介绍,为鼓励和吸引外来投资者到紫城工业园投资兴业,紫金县在建园之初就制定了《紫城工业园鼓励投资的若干政策措施》,优惠政策涵盖建厂补贴、工业技改、贷款贴息、税收奖励、上市扶持等13个大项,设立优惠奖补项目33个,只要符合条件,均可享受叠加政策红利,还鼓励全民招商,对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紫城工业园项目引进的,给予奖励。
“选择紫金信任紫金是最明智的决策!”领到建厂补贴的投产企业振扬实业(河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唐苏安开心说,他在紫金投资仅用7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项目建设,紫金县出台了保障园区企业用工多项措施,并通过打造员工生活社区,给予员工购房补贴,安排免费车辆接送员工上下班等,让员工安心工作,同时为企业定员招工,使企业招工无忧,真正让投资者放心投资、安心经营。据了解,该公司是紫金一位东莞乡贤引进来的,该县也给予该乡贤9万元的奖励。
本报记者 郑婷影 彭茂洋 张涛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