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贵州一智障少年走失终在河源与家人团聚

本报讯 记者 苏远龙 “爸爸!”智障少年龚德品看到两年多未见的父亲,喊出来这个久违的称呼后,他的父亲龚修进跑过来,抱住儿子喜极而泣。父亲搂着儿子用家乡话一直喊着儿子的名字。10月29日,在河源市救助站,一位来自贵州的父亲,终于找到了走失两年的儿子,一家人终于幸福团圆了。

下班回家发现孩子走失

谈到儿子的走失,龚修进告诉记者,2016年的8月份左右,在深圳打工的他,下班后回到出租房,发现自己10岁的儿子不在家,妻子有智力障碍,问妻子孩子去向,妻子也一直在摇头。因为儿子小时候曾因发高烧导致智力障碍,龚修进担心儿子跑到外面去会遇到危险,心急的他马上发动同事以及老乡帮忙寻找,同时拨打了110报警。“为了找我的儿子,两年来我跑了很多城市寻找他的下落,但都无果。”父亲龚修进激动地说,“有些亲戚说这孩子是个包袱,但是即使是包袱我也愿意背着,找不到孩子这辈子我的心都会不安。”龚修进说。

走失男孩被市救助站收留

没人知道走失之后的龚德品,是怎么从深圳市来到河源流浪的。2016年11月7日凌晨1时许,源城公安分局下角派出所接到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报称,巡逻民警在巡逻中发现,在源城区公园路老公园球场发现有一弃童。接报后,该所民警立即赶往现场,发现该儿童是一名男童,身体上无明显特征,无携带任何物品。经公安机关多方查找,未能找到其家属,当天16时30分左右暂时送到河源市救助站救护。

当时负责接收的市救助站副站长张标告诉记者,市救助站工作人员悉心照料着龚德品,带他到医院体检,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就这样,龚德品一直生活在市救助站。两年多的朝夕相处,龚德品和救助站工作人员相处十分融洽。

历经两年父子终团聚

据张标介绍,龚德品到救助站以后,工作人员马上联系了本地的多家媒体发布寻亲启事,本报2016年11月22日的报纸曾以《一男孩滞留市救助站10天,谁家宝宝快来领回家》为题报道过。同时与公安部门密切联系,随时留意其他城市发布的失踪人口信息。

今年10月初,龚修进的侄子在网上搜查寻亲信息时,无意中在本报河源新闻网发现了关于龚德品的寻亲报道,他马上将这篇新闻报道转发到龚修进的手机上,当龚修进看到新闻报道中龚德品与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一起拍的照片时,龚修进确定这个孩子就是自己走失的儿子。随后,龚修进马上与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并通过手机视频再次确认了龚德品的身份。在市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龚修进回到老家贵州贞丰县龙场镇海子村开具了证明,并带上相关证件启程赶往河源。

10月29日13时许,龚修进在市救助站终于见到了走失两年多的儿子龚德品,“真的非常感谢河源市救助站两年多来对我孩子的照顾,感谢社会热心人士对我们的帮助。”龚修进说。龚修进告诉记者,他已经辞去深圳的工作,准备带龚德品回贵州老家生活。






上一篇:河源好人、道德模范到河源广播电视台开展专场宣讲报告会 发挥引领作用传播正能量
下一篇:我市广东省巾帼创业 示范基地又添生力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