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冻 牵挂你的冷暖 我市志愿者寒夜给流浪人员送御寒物资
本报讯 记者 苏远龙 寒潮来袭,近几天河源市区气温一路走低,凌晨气温更低至11摄氏度左右,而一些流浪人员身无分文,风餐露宿。昨日凌晨,本报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与河源关注流浪人员服务队志愿者在市区开展“寒冬送暖关爱流浪人员”专项救助行动,为露宿街头的流浪人员送上衣服、棉被和食物,让流浪人员在寒冬里感受温暖。
昨日凌晨,志愿者把御寒物资送给流浪人员。
前日,本报志愿者服务队在本报工作微信群发出了一份倡议书:“亲爱的同事们:近日我市气温明显下降,在我们身边,还有长期露宿在大街小巷的流浪乞讨人员,他们有的因为身患重病、重残,不知道回家的路,没有亲人的关怀,没有御寒的衣服,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翻开您的衣柜,把您闲置的冬季衣服、旧被子捐赠出来,为这群特殊的人们送去一份温暖,让他们度过一个充满爱的冬天。”倡议书发出后,很快就得到了大家支持,下班后,大家马上将整理好的衣服以及棉被打包好,等待志愿者上门收取。
昨日凌晨,室外温度约11摄氏度,本报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与河源关注流浪人员服务队志愿者带着食物以及募捐到的第一批棉被、大衣等御寒物品来到市区流浪人员经常露宿的地方寻找流浪人员。在市区珠河桥桥底下,志愿者发现了一名男性流浪人员,身上没有被子,蜷缩在地下睡觉。志愿者马上给流浪人员盖上了棉被,并给他留下了一些食物。
“你好,请问你是哪里人呀?我们帮你联系家人,不然家人会很担心你。棉被够不够,平时吃的怎么解决?我们给你带了棉被、大衣和饼干过来。这边很冷,我们市区有救助站,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送你过去救助站,那边有睡的地方。”在沿江路交河源大道旁某酒店楼下,志愿者范颖对蜷缩在被子里的流浪男子关心道。经过聊天,志愿者了解到该名流浪男子来自安徽,今年50多岁,右眼失明,平时在街边捡点废品维持生活。该名流浪人员不愿到救助站接受救助,志愿者将御寒物资及食物送给他。
志愿者赖典表示,流浪人员这一特殊弱势群体很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与关爱,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关爱流浪乞讨人员的行动中来。亲爱的读者,如果你在市区遇到有露宿街头的流浪人员,请与本报记者或关注流浪人员志愿者联系。
苏远龙:18927000002;高勇军:13502310878;赖典:13376789399;罗东山:13553206267;温文威:18902633120;赖泽源:18927022366(东源县城片区)。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