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一名犯罪分子漏网 记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四大队副大队长刘建生
面对狡猾的违法犯罪分子,在缺乏证据的时候,往往会让公安侦查审讯工作陷入僵局,不过在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有这样一名警察,他依托互联网平台,让电子数据说话,指证犯罪分子。他就是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四大队副大队长刘建生,他先后参与侦破了多起跨省市的集群战役案,是省公安厅经侦局人才库成员和计算机软件工程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在全省经侦部门信息化大比武荣获“成绩突出个人”“信息化应用能手”等称号。
刘建生(左一)跟同事在对案件进行数据分析。
立足本职工作出战果
在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工作中,办案民警更多的是需要跟一些数据打交道。狡猾的犯罪分子,在经济违法犯罪过程中,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而刘建生就是深挖隐藏在违法犯罪分子中的秘密民警。要想和狡猾的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必须掌握丰富的法律法规知识,于是,他坚持学习有关经济类的法律法规,立足技术侦查员的本职,认真学习钻研经济犯罪侦查技术,突破掌握了大量有关侦查技能,为我市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刘建生认为,当前正处于信息化时代,经济犯罪大都依托互联网平台来实施,必须熟悉掌握信息化互联网技术。于是,每当发生重特大案件时,刘建生作为经侦技术骨干,总是第一时间赶到案发现场进行勘查取证,提取出现场遗留的各种信息,找出案件的蛛丝马迹,让电子数据站出来“说话”,指证犯罪嫌疑人。在侦破一起销售假药案中,刘建生利用侦办网络犯罪案的丰富经验,敏锐地察觉到嫌疑人可能拥有一大批下线销售窝点。面对案件涉及面广、虚假信息多、作案手段隐蔽、落地查处难度大的情况,他没有气馁,认真梳理案件的每条线索,逐一进行排查甄别,逐渐摸清了犯罪网络。这一摸排不得了,竟然排查出违法犯罪分子在全国多个省份的下线假药销售点。为了将违法犯罪分子一网打尽,他及时将排查梳理出来的涉及全国各地的假药销售窝点上报到公安部,发起了面向全国的集群战役。
在公安部打假办的直接指挥下,由广东、吉林、湖北、上海四省联合,市公安机关出动警力100余人,对该起销售假药案开展统一收网行动,打掉销售团伙1个,破获案件4宗,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捣毁仓储窝点4个,缴获假冒品牌49种,假药一大批,涉案价值约588万元。
假如不进一步摸排,通过科技信息技术,也许打掉的只是该假药团伙的冰山一角,让其他违法犯罪嫌疑人逍遥法外。刘建生,就是一个敢于较真的人,用互联网技术,不让一名违法犯罪分子成为漏网之鱼。
实战中创新侦查技术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面对层出不穷、花样不断翻新的经济违法犯罪手法,刘建生也不断向更高、更新的侦查办案领域学习。在2018年“智慧新警务”工作中,刘建生作为技术骨干领头羊的科技创新型民警,面对陌生的技术领域不等不靠,不懂就学,遇到难题共同研讨,在侦查破案中,敢于创新技术侦查思路,总结出一套经济犯罪侦查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河源公安经侦民警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构建智慧新警务工作长效机制,刘建生主动承担起传授经验、授人以渔的责任,在全市经侦系统中大力推广智慧新警务应用技能,先后培训了100多名科技信息应用技术型民警,有效提高了河源经侦民警信息化应用水平,充分发挥了技术服务的实战效能。
是金子在哪都能发光。在源城网警大队工作时,刘建生通过数据比对,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成功破获了特大网络赌博案、传播淫秽物品专案、网上非法买卖枪支弹药案等案件20多起。在反盗抢专业队工作时,他成功协助破获了抢夺、盗窃案30多起。后来,刘建生调任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四大队副大队长,身上责任更重,面对复杂的经济违法犯罪,刘建生熟悉掌握了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电子数据分析,让数据说话,让违法犯罪分子在证据面前低头,成功侦破各类经济违法案件69起。
虽然没有和各类违法犯罪分子博斗的刀光剑影,没有抓捕现场的危机四伏,但刘建生通过互联网技术,让警务信息化、智能化多了一份保障,更有效提高了侦查办案效率,更严厉打击了各类经济犯罪案件,成为河源公安的技术侦查标兵。
本报记者 刁城帮 通讯员 何宽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