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手机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举行 90支队伍角逐12个决赛名额
根据比赛流程,半决赛分为三个赛场同时举行,每个赛场各有5位评委进行现场打分。比赛采取“6+9”模式的现场答辩评选,即参赛选手项目展示6分钟,评委提问9分钟。评委根据选手展示表现,以满分100分给予打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最后平均得分为选手最终得分。最后根据评委打分分数高低,取各赛场的前4名,共12个参赛项目晋级总决赛。
评委认真听选手讲解项目
半决赛比赛现场精彩纷呈,海选中“突围”出来的海内外90支行业前沿的尖端创新团队齐聚河源,在业界瞩目下过招比拼。据了解,担任大赛评委的大咖都是来自行业企业、投资机构、产业服务机构的代表,确保了大赛评选的专业和权威。
参赛选手讲解产品
参赛选手们就各自项目进行了路演和答辩,精彩的讲解一次次引发了现场观众的掌声,参赛选手不断刷新现场嘉宾对于电子信息的科技认知。
初赛现场
“我们带来的是一种可以支持多媒体语音翻译播放器和远程通话翻译的手机,目前全球没有一款手机可以做到这个功能。”来自深圳沃特沃德公司的参赛选手一边向评委介绍比赛项目,一边现场展示起手机强大的翻译功能。对于这个项目,现场评委们纷纷表示认可,但对项目的商业模式、实施方案、市场前景也提出了一系列疑问:“你们的技术门槛是什么?相对于其他产品有没有什么优势?如何应对华为、小米等手机巨头的竞争?”选手和评委持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现场干货满满、气氛热烈。
参赛选手盛赞河源手机产业
广州快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陈丽嫦带来了构建互联网批发生态项目,项目主要面向广大批发商,链接工厂、采购商和同行圈。
陈丽嫦认为,河源发展手机等电子信息产业环境十分适宜,河源高新区拥有配套的手机产业链,为手机产业发展提供了条件。此外,河源充满吸引力的的政策和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条件成为手机产业发展的优势。
外籍参赛选手
来自德国慕尼黑的TIMON RUBAN(丁曼.鲁伯)介绍,他们团队带来的参赛项目是人类--人工智能混合深度学习平台项目。该项目主要为人们量身定制B2B深度学习计划,帮助企业解决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遇到的问题,并为其创造新发展机会,使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丁曼.鲁伯说,河源的环境和空气非常地好,美丽的万绿湖风景迷人,食物非常好吃,十分宜居。他说,来河源参加比赛是一次寻求合作与学习之旅,并进一步了解中国市场,希望通过项目路演,得到投资者的青睐。
通过参观河源高新区的手机制造企业,丁曼.鲁伯认为,河源具备良好的手机产业基础和配套环境,手机制造企业智能化水平非常高,体现出河源手机制造先进的生产水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期待在河源找到项目合作。
大赛评委称赞大赛高水准
论道河源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白云帆是松禾资本董事总经理,也是本次大赛的国外组主评委。他介绍,参赛选手来自全球各地,有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法国、瑞士等多个地区和国家,选手水平和项目质量非常高,体现出多元化、国际化、高水准的大赛水平,能举办这样的大赛,展现了河源综合实力。
白云帆介绍,参赛项目主要涵盖智能手机上下游产业链,跟国际上比较热门的产业领域同步,吸引了国内外优秀的创业团队、创业公司和人才,以及投资机构齐聚河源。
在评审中,他发现了许多不错的项目,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
白云帆认为,河源把手机等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具有战略意义,手机行业上下游具有丰富的产业链,可以带动一系列相关联产业的发展。他建议,河源手机产业发展要找准自身定位,以手机为核心,积极承接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地区的手机配套产业。
大赛评委、深圳市中美创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胡浪涛介绍,比赛来了许多有技术背景的工程师和技术人才,这些选手非常有产业发展预见性。
胡浪涛说,河源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区位条件,这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一个优势条件,河源也是产业发展洼地,具备吸引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来河源投资的条件。特别是在以手机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河源有有高效的政府,优秀的人才,有竞争力的政策。本次大赛高规格、高水准,带来了手机行业和电子信息产业许多创新、创业的思维和理念,对推动河源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报记者 杨容 杨志奇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