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我市开展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播下艺术的种子 让古老非遗焕发新活力

每周三下午,市区深河中学校园里美妙的戏曲声与山歌声此起彼伏,究竟发生了什么?近日,记者走进深河中学了解到,学生们正在排练紫金花朝戏《卖杂货》选段“送货”;在隔壁教室,另外一个班级的学生正在学唱《月光光》《爱唱山歌你就来》等经典客家山歌。课后学生们纷纷表示,每周一节的花朝戏课调节了紧张的学习节奏,是一段身心放松的“欢乐时光”。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市文化馆、市非遗中心将我市国家级非遗项目紫金花朝戏、省级非遗项目河源客家山歌等引入校园。目前,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已在全市五县一区全面开展,将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拉近了青少年学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


学生们在汇报演出上表演花朝戏片段。

非遗项目走进校园

“从小就经常听奶奶在家哼唱花朝戏片段,很喜欢这河源本地的戏曲。能唱好、舞好就是传承和弘扬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河中学一名学生对记者说。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为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资源,传承和保护地方文化,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市非遗中心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将花朝戏、客家山歌、木偶戏、忠信花灯等非遗项目引进课堂,用主题讲座、展示演出、互动体验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和保护地方文化的兴趣。

2018年11月,紫金花朝戏、忠信花灯这两个国家级非遗项目被引入深河中学,并开设非遗传习班。同时,源城区雅居乐学校、紫金县第一小学、和平县阳明中学等校园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青睐,各学校都定期开展传授非遗的课外活动。作为全市最早挂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朝戏推广普及示范基地”之一,紫金县第一小学也是2017年河源市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之花朝戏进校园首个试点单位。

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花朝戏进校园推广普及活动,市文化馆还充分利用暑假期间,开设小学生培训班,培养小学生数百人。此外,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紫金金山幼儿园、紫金县第四小学等都被增设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朝戏推广普及示范基地”。

市非遗中心主任李燕告诉记者,非遗进校园使学生们参与到非遗项目的学习和传承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普及传统艺术,为非遗传承注入新鲜血液,也为我市非物质文化传承再添新动力。

非遗传承焕发新活力

今年,非遗进校园将增设传统技艺课程,将邀请忠信花灯、和平埙(泥鸡)等传统制作手工艺传承人走进校园,让这些正在“下沉”的传统技艺走进课堂传授给学生们,让非遗项目在校园内得到活态传承。

市文化馆于2018年底启动“强师工程”,对全市五县一区中小学校200余名教师进行传统文化艺术师培训,邀请了山歌剧、花朝戏和采茶戏三项我市本土非遗文化界的名家和传承人进行授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授课方式,将传统艺术传授给参加培训的优秀中小学教师。旨在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大力推进客家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更好地向中小学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文化馆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优势,让非遗项目走进更多校园,开展更多形式的文化传承活动,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活”在当下,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感受我市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他们从小在心里种下一颗艺术的种子。

本报记者 杨志奇






上一篇:2019年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昨召开
下一篇:市直宣传文化系统2019年创文工作分析推进落实专题会强调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