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思想“赶路”的警察诗人 记市公安局源城公安分局下角派出所民警张庆富
警察与诗人,两者似乎没有多少关联。习武者持枪破案,需要冷静的逻辑推理;从文者,需要的是浪漫细致的想象。而在张庆富身上,我们能看到这两者的相互融合,正所谓“铁汉也柔情”。
张庆富是市公安局源城公安分局下角派出所的一名民警,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他爱岗敬业,热情为群众服务,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公安工作。他勤奋好学,善于钻研,独立研发多门课程应用在警务实战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他还是一名警营诗人,以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为灵感源泉,笔耕不辍,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
诗人警察张庆富(左)诗集发布会在市图书馆举行。(资料图片)
爱岗敬业,扎根基层乐奉献
“爱岗敬业,扎根基层,服从安排,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做好每一项工作”。这是张庆富工作的真实写照。
在下角社区居民眼中,张庆富是个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的“热心肠”。自投身到社区警务工作以来,张庆富意识到,自己从事的这份社区工作,关系到社区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冷暖。于是他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以“平时要看得见,需要时帮得上,关键时冲得出”的标准要求自己。张庆富很少坐在办公室,工作之余就到辖区走走看看,与社区的居民聊天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困难,在了解沟通中与他们建立感情,成为了居民的知心人。社区里的一些独居老人,张庆富经常上门探望他们,陪他们拉拉家常,帮他们打扫卫生,时间一长,老人都把张庆富当成自己的孩子一般,逢人就夸。
在辖区师生眼中,张庆富是个靠谱的“安全宣传员”,常常上门宣讲,传授一些安全知识和防盗窃、防诈骗技巧。下角派出所辖区学校较多,张庆富经常到河源中学、啸仙中学等辖区19所学校和幼儿园宣讲法制和安全知识,提高师生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一年下来,他为辖区学校开展法制讲座60余次,成为了师生首选的法制咨询师。
在日常工作中,张庆富还积极协助办理辖区各类治安行政案件,为侦破案件提供线索。在刑侦岗位上,张庆富服从安排,团结友爱,任劳任怨,侦破多起案件,协助刑警大队和其他省、市公安局在辖区抓获多名在逃人员。
业务精湛,善于钻研勇作为
在下角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的同时,张庆富也一直在河源市警官训练学校兼任教官,主要教授警务技能和消防、社区等课程。在他看来,教官这一职业虽然不是冲锋在前线,却能帮助民警在实际中更好地工作。因此,张庆富总是致力于研发和推广贴合实际工作需求的警务课程,确保民警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在平时工作中,张庆富还善于总结归纳,常常将实战经验进行总结、研发、编写课程,形成理论知识,先后独立研发了《公安派出所“三小”场所消防工作实务》《浅谈公安派出所社区警务工作》等课程,积极应用在警务实战中,受到了广大基层派出所民警的好评,研发的两门课程均被纳入新警训练班和初级警衔晋升训练班的课程表中,效果突出。
在兼职教官岗位上,张庆富怀着对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满腔热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顽强拼搏的训练作风,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各项训练任务。在担任专项训练、反暴恐训练教官期间,他不怕苦、不怕累,发挥所长,耐心教学,受到教官和学员们的认可。
笔耕不缀,以笔为剑扬警威
艺术来源于生活。张庆富在工作之余,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积极进行文化创作,笔耕不辍,歌颂基层公安民警的辛劳,努力提升公安民警的形象,丰富了警营文化,给大家带来愉悦与深思。据统计,张庆富先后在河源晚报东江副刊、河源晚报、源城区新客家人报、河源市警察协会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
2018年1月,张庆富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个人诗集《浅浅春色》,并于5月在市图书馆举行了新书发布会。据悉,《浅浅春色》共123首诗歌,约11.4万字,有古体诗、现代诗,也有散文诗、哲理诗、打油诗和自由体诗歌,诗集中《送你一枚军功章》《三百恨》《为民》《利剑》等诗篇记载了他从警后的情感生活、工作感悟、思想历程,显露出他的独特个性与思考的力量美,深受读者喜爱。特别是《利剑》这一首诗,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张庆富参与处置的一起犯罪嫌疑人持刀进入派出所砍人的恶性暴力事件,整个处置过程当中未造成人民群众和警务人员的生命、财产损失。事后,张庆富有感而发,写下了《利剑》这首现代诗。在诗中,他将子弹比喻为利剑,化身阳光,将黑暗击溃,还社会一个正义和光辉,书写了广大民警坚决维护社会平安稳定的决心。在基层派出所繁忙工作之余出版个人诗集,张庆富积极宣传了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为河源公安文化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南粤公安文化献上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报记者 刘曦 刁城帮 通讯员 陈丽厉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