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万绿湖水位下降古遗址显露

随着近期万绿湖水位下降,一处新石器晚期至夏商时期古人类活动遗址和明代古窑址群在东源县新回龙镇湖边“浮”出水面。前日,市博物馆组织考古人员对该古遗址群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和采样。

在现场,考古人员共计采集新石器晚期至夏商时期石锛9件和110余件六种不同纹饰陶片,另有明代四系陶罐和青釉碟各1件、明碎陶片60余件、明青花碎瓷片60余件、明窑砖2件、明青砖1件、明陶砵1件。

东源县新回龙镇万绿湖边发现古遗址群

8处古窑址“浮”出水面

本报讯 记者 刘世铭 通讯员 蒋安春 随着近期万绿湖水位下降,一处新石器晚期至夏商时期古人类活动遗址和明代古窑址群在东源县新回龙镇湖边“浮”出水面。15日,市博物馆组织考古人员对该古遗址群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和采样。


考古人员进行现场勘测。

据了解,该古遗址是河源市户外运动协会的工作人员邝煌标和李自省在新回龙镇一处名叫“高水”的地方徒步时意外发现的。当时因为万绿湖水位下降,他们见到湖畔近处“露”出一处古建筑的石条门框及围墙遗址,不远处的地面还“浮”出许多零碎的陶片和瓷片,两人随即拿出随身携带的铲子,小心翼翼地掘去周边泥土,竟然挖出2只完整的陶罐。后经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文物考古专家李岩鉴定,这2只陶罐为明代文物。

该古遗址位于一处地势较为平坦的土坡处,市博物馆考古人员经过现场调查,初步认定尚存窑壁的圆形古窑址共有7处、方形古窑址1处,现场还发现多处呈方形的建筑遗址,并见麻石条、砾石墙基和路基等遗存,湖面下还隐约可见部分建筑物的墙基,从遗址分布来看,规模较大、功能完备。

随后,考古人员认真对现场进行了勘查测量和采样,共计采集新石器晚期至夏商时期石锛9件和110余件六种不同纹饰陶片,另有明代四系陶罐和青釉碟各1件、明碎陶片60余件、明青花碎瓷片60余件、明窑砖2件、明青砖1件、明陶砵1件。

从现场采样初步推断,该古遗址群自新石器晚期至夏商时期就有人类在此活动。

新回龙镇离市区约45公里,是明代河源地区主要的瓷器生产基地之一。该古遗址群的发现,对研究当地的风土民情、古代陶瓷业发展、古人类生活习俗和新丰江移民史具有较大的考古科研价值。

据了解,该镇所在区域植被茂盛,瓷土资源丰富,同时距市区较近,为瓷器生产提供了必需的燃料、原料和交通运输条件。

2012年7月,博物馆工作人员曾在附近发现另一处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明代古窑,出土有碗、碟、罐、瓶、香炉、洗、钵等器型。

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称,考虑到文物出土的严谨性,为加强对古遗址的保护,将尽可能争取省文物考古部门的专家对该古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上一篇:破解群众出行难问题 我市去年完成417个未通客车行政村公路改造
下一篇:一家三口煤气中毒危在旦夕 东源公安及时出警相救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