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游子春节回乡,为家乡新变化点赞!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对于在外打拼的乡贤而言,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充满了记忆。春节期间,外乡贤们齐齐回到家乡,在村子里走一走,和亲朋好友聚上一聚,跟家人忆一忆旧时光,与同学叙一叙同窗情,看一看村庄发展的新面貌,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游子返乡“不识”家
近年来,河源的市容市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让游子们感到非常欣慰。43岁的高路兴是河源市东源县人,现在,在深圳一工厂上班,一年收入10多万元。他说:“每年春节我都会回老家陪父母过年,河源的发展变化真是一年一个样,不仅仅是城市面貌在变化,工业、经济、农业等各方面都有很大提升,这让我们对家乡充满感激,也感到自豪。”谈及家乡的变化,高路兴介绍:“我虽然在外工作,但我很关注河源本地媒体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互动平台,从中了解到不少我市的新变化。”他说无论自己身处何方都会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还会积极宣传和推介家乡,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河源。
作为土生土长的河源人,高路兴这次回来发现街头有很多志愿者,红绿灯前大家耐心排队,小车礼让行人。当他知道河源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时,高路兴感叹道:河源变化太大了,一点不输给别的大城市,我都有点舍不得走了。”他向记者透露,他在外地的工厂里打工多年,自己积累了经验,学会了技术,如果在家乡能找到好的工作岗位,就在东源县城买一套房安定下来发展,毕竟在外千好万好,还是家乡最好!
点赞家乡变化大
焕然一新的村居环境、便民利民的民生设施、淳朴乡村的文化味道……随处一拍就是风景,一幅幅美丽的乡村图景展现在吴新光和他的朋友面前。
春节期间,55岁的吴新光从小在东源县漳溪镇长大,对家乡的感情特别深,虽然一直在外打拼,但是他通过翻阅微信,和家人通电话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变化。去年,在得知家乡通过建设美丽乡村后,变得更加漂亮了,就一直想回家看看。
因为在佛山从事花草生意,大年三十是生意比较火爆的时候,所以,吴新光已经很多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今年,他的朋友在看到吴新光分享家乡风景朋友圈后,都想来看看。所以,大年初三,吴新光就领着朋友们回来了。走进村中,当他发现村里的道路更宽敞了,河水更加清澈了,村子更漂亮了,乡村的环境更整洁了,村里的大变样,让人眼前一亮,吴新光家乡的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在家里人的推荐下,吴新光带着朋友去漳溪中联村的捕鱼节凑热闹,还参观了万绿湖,也去泡了温泉。
“想不到你的家乡这么美,而且过年的气氛还很浓厚,很有文化底蕴,很赞!”看着朋友竖起大拇指夸赞自己的家乡,吴新光心里更是喜滋滋的,他说,家乡越变越好了,以后要常回来看看。
农村面貌变化大
回乡的客车行驶在村道上,窗外掠过一颗棵绿化树,树旁挺立着白色的路灯杆。“真是变化大了,之前这条道旁直接就是水渠和田地,没有树木,也没有路灯。”杨婷初中毕业后就离开老家东源县柳城镇南坝村到外面求学、就业,至今已有8年了。想起过去回乡的经历,杨婷回忆说:“有时天晚了,村里黑黢黢一片,路上没有灯光,只能摸黑赶路回家。没想到如今不仅装了路灯,还种上了树。”
车辆行驶到拐弯的路口,杨婷又看见了一个新事物——绿色的金属制垃圾箱。这让杨婷很惊奇,公共垃圾桶在农村是前所未有的,“村里谁家不是直接把垃圾往荒地里、大路边、河边倒的呢?难道还有环卫工人来收垃圾吗?那跟城市差不多了。”同车的村民告诉杨婷,村里设置了清洁员,定期清理垃圾,在给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的同时,还让村里的卫生环境变得更好了。“我们定期还要去清扫村道呢,就是那什么志愿者!”“对对对,学校里也会组织去做志愿者!”话题勾起了村民们的兴致,他们热心地给杨婷解惑。
回家几天,杨婷发现,村里的卫生确实干净了,村民们都会自觉地清扫自家门前道路,洁净的环境让人感到很舒心。
大年初一一早,家人喊杨婷一起到小学去参加村里举办的春节文体活动,现场很热闹,不少村民都来到了现场。活动项目有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猜谜语、下围棋等,形式丰富、内容积极。活动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丰富村民文体娱乐,加深乡亲感情,促进村风民风健康发展。在杨婷看来,这些活动很有意义,“大家都在为自己村的队伍加油鼓劲,通过这些集体活动,村民们凝心聚力,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对村集体的事务就会更积极地去参与。”
年轻人都愿意回来过年了
“加油、加油、加油!”2月6日,船塘镇李田村“绿色李田”2019春节男子篮球联赛的现场热闹非凡,村民敲锣打鼓,返乡青年在新建成的篮球上挥汗淋漓打篮球,观众在旁边为其呐喊助威,球场旁边的屋顶上也站满了观赛、加油鼓劲的村民,欧阳日烈就是其中的一位。
今年38岁的欧阳日烈是李田人,一年前他放弃了前供电局年收入20多万元的稳定工作,选择回到家乡创业。一直以来,欧阳日烈对家乡的各项建设都十分支持,并帮助李田村组织策划了徒步节等活动。6日这一天,欧阳日烈也带着他的团队利用自己的平台直播起这场热闹非凡的篮球赛,以让更多人知道李田村的村文化。他谈起家乡的变化,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是“家乡环境变美了,村民的文明素质不断提高。”
作为一个常年在外的李田人,他说现在第一感觉就是村里的一切都在日渐变新,而且每年的变化都很大,从街头到巷尾,从里到外,环境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现在村里的每个小组的都通了水泥路、建起了文化广场、家家通了wifi,处处都装上了路灯,最重要的是年轻人和乡贤都愿意回来了。他说,今年有9成的外出乡贤都选择回到家乡过年,他们既有青年人、也有外嫁的姑娘,有商界精英,也有学术大咖,大家从四面八方归来,共叙乡情友谊,共同参与篮球赛,参与家乡的建设。
欧阳日烈告诉记者,李田村建设美丽乡村以来,村里上下全力以赴整治环境卫生,建设文化活动场所,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居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变化,也让村民幸福感不断提升,而且不少乡贤都积极加入李田村的建设当中来,出资出力,建言献策,合力将家乡变得更美好。他表示会尽自己所能,继续为家乡作贡献。
本报讯 记者 苏远龙 吴文婷 杨容 刘世铭
上一篇:春节市场繁荣、消费火爆
下一篇:寻找救人英雄!河源一男子勇救落水群众后悄然离开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