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你还了多少人情债?
都说过个年,有人胖三斤,有人如割肉,甚至有人为了省钱不敢回老家。对于不少人而言,年关有时真是一个难过的“关”,各种各样的人情债远比金钱债更让人有心理压力。
大伯大姑孩子的压岁钱,左邻右舍孩子的利是封,爷爷奶奶辈的敬老钱,朋友同学的团聚餐……这个春节,你送出了多少人情钱?记者日前就这一问题展开走访,讲讲充满“人情味”的春节。
工作第一年,刷信用卡还人情
“去年是我第一年参加工作,真正成了拿工资有收入的人了。妈妈早就指点我年终的时候要还人情。”还没拿到年终奖,在市区上班的小阳已经把过年要送的礼品列了清单,只可惜,年终奖来得又迟又少,他最终只能刷信用卡把礼品买了。
“当年我是在外地上的大学,每次假期回校前,舅舅阿姨等亲戚都给我一点钱,说一个人在外别省着别太苦,当零花钱用。他们的帮助让我在学校过着一种比较滋润的生活,一直想着在工作后好好报答他们。”小阳是个懂事的孩子,以前都是爸妈张罗的事情,今年却要移交到他手上了。对此,他还安排得井井有条,每户亲戚,他都备好了礼品,过年期间,他就和母亲一一上门拜年。虽然这人情债挺重,但小阳觉得,钱明年再赚就有了,亲人间的亲情才是最重要的,让父母开心,让亲友高兴,让这种亲情一代一代地延续,他觉得很有成就感。
刚刚贷了一笔“人情”款
2018年荣当母亲的李兴因儿子的到来,贷了一笔厚厚的“人情”款,过年正是还款时。“9月份,儿子出世,这是十多年来家里第一次添丁,全家上下开心得一塌糊涂。十月份,我们办了满月酒席,见面礼、压岁钱,各种名目的礼物礼金纷至沓来,我也‘进账’不少。”细数这些礼物礼金,李兴心里不免乐开了花,可是转念一想,这沉甸甸的可都是人情啊,这不,才过几个月,这笔礼金摇身一变,成了她采购回礼的储备金。
也许当了母亲,开始有了人情往来的想法,一段时间来,她时刻留心着,看到比较满意的东西就顺手买下,网购、代购各种购,为亲友们备好回礼。“等我把它们都送了出去,我心里所积欠的人情债也可以少很多了。”李兴说,这个年过得隆重,不仅钱花得多,还累啊。
让人想“逃”的人情债
“说到过年的人情往来,我真觉得一肚子的苦水吐都吐不尽。”刚结束了人情债的往来,匆忙“逃”回市区上班的曾敏敏说,今年第一次和丈夫回紫金陪父母过年,本以为在村里过年,可以轻松一些,没想到,村里也是一个人情社会,而且人情债更重,规矩更多,凡是沾亲带故的亲戚都要照顾到,稍微做得不好就会被贴上“不懂人情世故”的标签。
曾敏敏和丈夫回到市区细细算了一笔账,这趟过年回老家,给双方父母以及长辈们的红包就有10000元,一些还没工作或者上学的小辈们3000元,走亲访友买茶烟酒、水果、糖果花的钱,以及花了2000元买烟花爆竹……“想想都肉疼,两万多一下子就没了,感觉夫妻俩的年终奖就是用在了人情债上,以后,轻易都不敢回家过年了。”曾敏敏颇为无奈地说道。
红包为主的人情债
今年,谢成林带着老婆孩子回老家龙川过年。在春节期间,他给长辈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准备红包,以及叔叔等亲戚家中的老人和小孩。“过年的红包其实就是一种人情的往来,像村里的叔叔伯伯,看着自己长大,小时候也没少照顾自己,这些都是人情债,如今,自己长大成家了,不管红包多少,都需要孝敬一下。”谢成林笑呵呵地说道。
对于过年的人情往来,谢成林和家里人都有一条不成文的约定,主要是红包为主,一般行情是老人普遍500-1000不等,自家兄弟姐妹的孩子给50至100元不等,一般亲戚家的孩子就10-20元不等。
“家里的老人其实不在乎你给他们多少,但是会记住你的心意。像我们给老人1000元,老人家会给我们和孩子回几个红包,大概是500元,另外还会回自己养的土鸡土鸭等。”谢成林表示,按照老人回的东西算一算,感觉自己还占便宜了,心里有一些过意不去,以后找机会再给老人们回人情吧。
全媒体记者 郑婷影 吴文婷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