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教育部明确教师不得 通过微信和QQ布置作业

教育部明确教师不得通过微信和QQ布置作业

家长各持观点,学校表示应辩证看待问题

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提出《关于停止小学老师用手机微信和QQ对学生及家长布置和提交作业的提案》。日前,教育部发布了提案答复,称将完善管理,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明确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将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避免出现“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等现象。教育部的这一答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市各学校现状如何?家长、学校又有怎样的看法?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

家长:各有各看法

在随机采访中,记者发现家长对老师用手机微信和QQ布置作业,持三种不同的态度。“我觉得老师用微信和QQ布置或提交作业不好,如果孩子每天做什么作业都要向爸爸妈妈拿手机看,连这点自主能力都没有的话,还谈什么学习?”市民黄女士表示,培养孩子自主能力非常重要,年龄小的孩子更需要督促。李先生同样表示反对,他认为,在留守儿童家庭,老人不太会用电子产品,而出于疼爱就会让孙子孙女自己拿手机查看作业,一些自制能力稍差的孩子会产生依赖,甚至被一些小游戏吸引,进而沉迷其中。此外,小孩点击APP上的广告随意购产品导致家长钱财损失的新闻也是屡见不鲜。

部分家长也表示赞成,认为老师通过微信和QQ布置作业更加方便,也能让家长知道孩子当天需要完成哪些作业,避免出现孩子不做作业的情况。刘先生的孩子下学期将成为一年级新生,他对老师用微信和QQ布置作业的做法表示赞同。他表示,现在微信、QQ使用范围广泛,已经是工作和生活必备的通讯工具,应该好好利用起来,进一步加强与学校老师的沟通联系,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而更多家长则保持中立态度,他们认为教育信息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孩子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成长,单纯地“一刀切”并不妥当,作为家长也有责任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不能一味地对“老师用微信和QQ布置作业”持完全赞同或完全否定的态度。

学校:应辩证看待电子设备辅助教学

连日来,记者随机走访了市区几所小学,了解到学校普遍采取的方法是:科任老师在课堂上口述作业以及在黑板上写下作业后,班主任在班级微信群或QQ群里再发布一次,目的是让家长知晓,并监督自己的孩子按时按质完成家庭作业。

问及学校是否有出现老师通过微信和QQ布置作业的情况,源城区高莲小学副校长陈媛秋表示,老师主要是在黑板上写下当天孩子需要完成的作业,让孩子抄写下来,而基于移动互联网和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几乎每个班级都建立了微信群辅助实现“家校共育”,老师会通过微信和QQ发布作业、通知等,但是仅仅是作为告知家长的一种辅助方式。

“看待事情不能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市二小校长赖国勇表示,去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学校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教学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而这次教育部对政协提案的明确答复,同样更好地规范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学校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遵循教育部的要求,也要辩证地看待电子设备辅助教学的意义。一方面,微信和QQ等通讯手段为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沟通联系提供了便利,有效地加强了家校合作,具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引导孩子科学规范地使用电子产品,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让学校和家庭一起努力与配合,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本报记者 邓宇珊






上一篇:礼品装难觅,简约包装走俏,自制汤圆成新宠
下一篇:欢天喜地闹元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