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2018年度消防工作迎“省考” 去年实现火灾事故零伤亡
本报讯 记者 吴文婷 前日,我市2018年度消防工作迎来“省考”,省消防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为“省安委”)考核组了解2018年我市消防工作,并采取地市自评、资料检查、第三方机构调查、实地核查、走访谈话等5种方式进行考核。2018年,我市深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提升抗御火灾能力。去年全年共发生火灾223起,无人员伤亡,同比2017年,火灾起数下降16.2%,持续实现火灾零伤亡,连续22年未发生较大以上亡人火灾。
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2月15日至3月11日,省安委组织对河源市2018年度消防工作进行了考核。前期,省里已专门组织分别对全市和源城区、连平县相关资料台账进行了检查,邀请第三方机构对群众消防安全知晓率和安全感进行了调查。此外,还采取暗访核查方式,组织对12类共18家单位场所进行了实地检查。
据了解,长期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消防工作,特别在2018年以来更是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全市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对车辆装备进行升级。新增市政消火栓424个,建成微型消防站1637个。市政府挂牌督办6个火灾高风险区域,开展实地督导,推动实施综合治理,共整治场所2000余家,消除隐患6500余处,并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实地评估。此外,源城区投入80余万元在东埔街道广场社区建立了出租屋、电动车整治试点,在出租屋、公寓房安装简易喷淋系统、独立式智能感烟火灾探测器和户外智能充电桩,以及连平县结合实际建立县、镇、村消安委微信联动平台,落实一村一辅警兼职消防网格员,实现村辅警排查隐患、镇民警落实核查、县消防部门督促整改的良好闭环,受到了考核组的好评。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