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山歌书记”唱响致富曲 记第五批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邓波群

他,自编山歌唤起村民的脱贫斗志;他,打好产业帮扶“组合拳”助力村民脱贫;他,发动社会力量为村民提供帮助……在扶贫岗位上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员和扶贫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他,就是市人民检察院政治处副主任、紫金县柏埔镇方湖村驻村第一书记邓波群。

日前,省委宣传部命名了第五批广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邓波群被评为“岗位河源检察学雷锋标兵”。


邓波群举办“村民学堂”,为村民讲课。(资料图片)

自编山歌唤起脱贫斗志

“说方湖、道方湖,即使就是贫困户,不用怨天把人忧,摆脱贫困勤劳干,弱鸟先飞能出头……”这是邓波群驻村之初创作的一首客家山歌,劝导村民不要争当贫困户,树立自信,勤劳致富。如今,这首山歌已经在方湖村深入人心。

2016年4月,经选拔,邓波群担任紫金县柏埔镇方湖村第一书记。方湖村一共有钟、龚、彭、杨、朱等11个姓氏,邻近市区,村情村史比较复杂。在精准识贫之初,个别本不符合条件的农户也纷纷要求当“贫困户”。如何打开工作局面,是摆在邓波群面前的第一件事。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必先扶志。紫金县自古文风浓郁,人文蔚起,花朝戏更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古山歌寄情,这里的老百姓喜欢唱山歌,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何不编写一曲山歌来激发村民的脱贫斗志呢?

于是,邓波群就创作了《说说崖兜计方湖》歌谣,通过歌谣唤起村民奋力脱贫的意识。同时,在扶贫工作中,邓波群注重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他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把自己当成方湖村的一个村民,深入群众家里,推动村民的意识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

打好“组合拳”助力脱贫

邓群波到任方湖村后,意识到要战胜贫困就必须下好第一步棋,即根据村情制定好扶贫战略。于是,在方湖村“扶贫攻坚作战室”挂有一张“方湖村精准扶贫三年脱贫攻坚作战图”、一张“方湖村精准扶贫贫困户一图通”和一个“攻坚栏”。其中,“一图通”令人印象深刻,图上详细列明所有贫困户的姓名、家庭成员和致贫原因,还有邓波群等干部不断手写补充上的最新情况,如每户的脱贫时间、联系方式、何人于何时去世等。

在精准识贫的基础上,邓波群和驻村工作队通过着力打好产业帮扶“组合拳”,形成特色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产业发展体系,脱贫效果明显,成果稳定。2016年以来,在邓波群和驻村工作队的牵头下,方湖村依托现有国家级蓝野(新科)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散养豪猪和乌鸡的特色养殖。贫困户与合作社签订协议,合作社负责种苗提供、技术培训、保价回收,共有20户贫困户参与。同时,引进爱心企业在村设立手工加工点,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目前该村共有两个小加工点,共吸收40多名村民参加,其中贫困户有10名左右,平均每人每月增加收入1800元左右。此外,邓波群与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积极想方设法,以资金投资获得稳定收入,打造“带不走的工作队”。该村先后投入280万入股工业园、茶园、水泥厂、县统筹项目,每年获得30.3万元的收入,为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发展夯实基础。截至2018年12月31日,方湖村有贫困户54户175人,达到2018年脱贫标准的贫困人口49户152人,脱贫率达86.8%。

“方湖村扶贫工作做得很实在,带动了我镇的扶贫工作。”柏埔镇党委书记黄志新这样评价邓波群这位第一书记。

发动社会力量为民办实事

邓波群与群众交朋友,把贫困户当亲人,努力为群众办实事。邓波群常开玩笑说他来这里精准扶贫,“把朋友都拉下水了”。原来,他常常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动朋友为这里的贫困户捐款。方湖村贫困户中有25户43名在读的中小学生,邓波群在走访中曾经检查过这些学生的作业,发现一些学生的字写得不好。为了提高他们的写字水平,邓波群在朋友圈发动捐款,购买了50套《国学经典钢笔字帖》送给每一位贫困学生。一贫困户的女儿在大学读四年级,反映新学年交学费困难,他又发动微信朋友圈为其捐款6100元,解决其燃眉之急。

邓波群积极发动社会力量为村民提供帮助。方湖村小学有300多名学生,很多是留守儿童。2016年,邓波群进村后积极联系“河源好人互助联合会”,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联合100多名河源好人走进方湖村,开展爱心助学,为方湖小学筹集募捐款物3万多元,给每位在校学生都送上了节日礼品,还为28位单亲家庭的学生送上了助学金。这是方湖村有史以来开展的第一次大型爱心活动,为该村吹响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号角。2017年,他还引进了中山市小榄爱心助学团为方湖小学捐献500张课桌,以及香港浸会大学在方湖小学开展义教。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在寒冬到来之前,邓波群发动深圳、河源的爱心组织为贫困户捐衣服500多件。

看着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邓波群高兴地说,这让他感到从未有过的满足,同时也让他更放不下肩上沉甸甸的担子和心中的那份责任。他表示,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将继续弘扬雷锋精神,全心全意地为群众服务,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本报记者 刘曦 刁城帮 通讯员 吴宇峰






上一篇:为延续另一个生命接力 河源小哥哥昨赴广州捐献造血干细胞
下一篇:携笔从戎竞风流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