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风云变幻 传递阴晴冷暖
刮风、闪电、下雨、打雷、下雪…都归它管!
市气象局开展思想宣传 普及气象知识
本报讯 记者 刘世铭 2019年3月23日是第59个世界气象日,市气象局和市气象学会围绕本次世界气象日的主题——“太阳、地球与天气”举办了气象开放日,邀请市民走进河源国家基本气象站和市气象局,向广大市民全面开展气象科普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
今年的世界气象日适逢周末,尽管天气阴冷,但是依然挡不住广大市民想要了解气象知识的热情,这其中既有家长带着孩子,老师带着学生,也有志愿服务队与河源晚报的小记者们。他们先后来到河源国家气象站、市气象局,观看各种气象现代化设备,聆听专家讲解气象知识。
马祖胜为市民讲解火箭人工增雨的原理。
市民通过气象探测设备一睹气象“真容”。
在人工影响天气火箭发射车前,市民好奇地问个不停,小朋友忍不住提起地上的“火箭”模型掂量重量。“跟大家介绍一下吧,这个是W98型人工增雨火箭作业车,碘化银沿着火箭上升的轨迹,形成360度,向作业云层形成立体的播撒,从而达到人工增雨的目的。”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马祖胜为前来的市民讲解火箭人工增雨的原理。随后,市民登上扶梯来到气象观测场,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透过气象探测设备上的望远镜一睹气象真容。
在活动现场,除科普图板和各类宣传资料外,市气象局工作人员还增加了体验环节,让市民参与到气象和天气预报制作中,过一把当气象主持人的瘾。如此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让广大民众受益匪浅。学生何昀龙说:“让我学会了怎么样播报天气,感受到非常有趣,同时锻炼了自己的胆量,感觉这次还是非常值得的。”
据市气象局防灾办主任巫燕辉介绍:“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气象开放日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广大市民爱护地球家园,增强节能减排和气象灾害防御意识,积极关注和运用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有效减轻气象灾害的风险。”
此外,市气象局还组织了工作人员走进学校、社区和乡镇,向学生赠送气象科普宣传书籍与画册,向挂扶贫困村赠送科技、文化书籍,进一步增进全社会对气象的关注与了解。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