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宣传方式花样多 福建厦门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近年来,福建厦门市把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文明进步、打造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重要抓手,持之以恒加以推动。据统计,截至2018年10月底,厦门市超过93%的居民小区和42%的农村地区已开展生活垃圾分类。
推动活动创意多
    在推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厦门各社区街道纷纷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推出各种形式有趣、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的垃圾分类的新举措、新项目,其中不少“金点子”,成效显著。
    今年1月,思明区阳台山社区党委联合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共建单位、辖内商家、爱心人士,共同推出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制度——“益起扮靓家园”爱心公益项目,居民凭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也可参加社区商店的满减活动,还有培训课的抵用券等。
阳台山社区督导员为投放垃圾的居民盖章。
    该制度不仅提高了居民参与的热情,也为社区商家提供了参与社区公益服务的平台。如今有17家商户和两位爱心人士参与其中。社区特意定制的两种印章:分类分得好的,盖上“太棒啦!”“你真棒!”如果分类还有待提高的,则盖上“加油哦!”鼓励居民继续努力。
宣传方式花样多
《环保四兄弟》答嘴鼓表演现场。
    4月20日,世界地球日森林音乐会在JFC品尚中心上演,2018厦门市大学生垃圾分类创意作品大赛颁奖仪式也同期举行。
    本次活动以“世界地球日”为契机,不少演出节目都融入了垃圾分类元素,如《垃圾分类立法啦》舞蹈和《环保四兄弟》答嘴鼓等,向市民普及了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也鼓励全市的大学生及中小学生,在身体力行践行垃圾分类的同时,也要积极带动更多市民共同加入垃圾分类行动。
“绿色涂鸦倡分类”主题宣传墙。
    集美区集美街道打造“绿色涂鸦倡分类”主题宣传墙,通过生动有趣的卡通墙绘来向社区居民传达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环保理念。耳目一新、意蕴丰富、妙趣横生的涂鸦一经亮相,引来辖区居民和过往行人的驻足观赏和拍照。
“小手”助力垃圾分类
    在思明区开元街道西边社区的街道上,出现了一群蓝色的“小海鸥”。他们是西边社区“小海鸥”垃圾分类小小督导员队队员,通过“大手拉小手”,借助爱心课堂、夏令营、冬令营等平台,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教孩子们垃圾分类的知识。
西边社区“小海鸥”跟着督导员学垃圾分类。
    在社区党员的带领下,小督导员们还分组到各个垃圾投放点位上,跟着督导员学习。带孩子参加了冬令营的居民张先生说:“之前我女儿所在的幼儿园也有教垃圾分类,但孩子还不是很清楚,通过参加社区的活动,孩子和家长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如今,张先生一家人都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槟榔小学的孩子们以垃圾分类为主题开展雏鹰假日小队。
    槟榔小学十分重视垃圾分类,致力将可回收物转变成持续使用的资源。为此,槟小开展了“垃圾分类,爱护家园”的主题讲座、开展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雏鹰假日小队等与垃圾分类相关的主题活动。
    同时,学校设立了“槟榔小学垃圾分类减排碳银行”,每月一次,将各班可回收物重量以储值的方式进行记录。从2018年3月至今,共全校性收集可回收物11次,共计226.24kg。
     自2017年以来,随着厦门市大力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市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切身感受到这项工作对生活环境带来的改善。如今,垃圾分类已成为厦门居民生活的一个新时尚。
来源:厦门文明网综合





上一篇:25年只做一件事: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湘字号”传统技艺酿酒大师苏曙明
下一篇:河北邢台打造乡村文化阵地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文明植阡陌 新风沐乡野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