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小村大变样 “绿野仙踪”入画来 记粤赣交界的边界村和平县下车镇和一村
如今,蓝莓这种水果已渐渐地被人们熟知,而在和平,每每说起蓝莓总会让人想到下车镇和一村。这不,眼下又到了蓝莓成熟的季节,当地的村民又忙开了。记者5月31日在和一村蓝莓基地看到,一株株蓝莓树亭亭玉立,树上结着零零总总的紫黑色果实,看着非常惹人喜欢,尤其是那些在阳光下熟透的蓝莓黑的发紫,让人垂涎欲滴。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该村400亩蓝莓已陆续进入成熟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体验采摘的乐趣。这只是和一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变化的一个“缩影”。作为粤赣边界村,和一村结合当地的文化底蕴、产业优势,正积极谋划推动滨水栈道、湿地公园、酒饼岗农庄等一批重点项目及蓝莓基地等产业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处处皆风景
和一村是一个生态型山区村庄,整体地形为背山面水。村域总面积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97亩,林地12680亩,果园面积1380亩。
和一村靠近定南河,地处丘陵,离墟集有10公里,沿途山青水秀,处处皆景,让人犹如走入画中,流连忘返。当地的山水田园、房屋民俗等都成了城里人相机、手机镜头里的“香饽饽”,一些外地游客还把村里的美景拍摄下来,发到网络上后“圈粉”,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慕名而来。
全村下辖南万、上排、上古、石塘4个自然村,目前全村有300多户,户籍人口1600多人。和一村曾用名和丰乡,曾是江西到广东的主要通道,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解放以前有很多小型的驿站,驿站依附着山山水水从而形成了村落。村中有一株百年四季桂树,据说还是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祖坟所在地。
和一村拟依托猕猴桃、蓝莓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以及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祖坟等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包括田园观光体验在内的多元文化旅游和乡村休闲度假。记者从村规划上看到,该村计划依托乡道 Y161 和铁岭河,打造“和龙湾”旅游度假区、特色农产品种植区、蓝莓种植基地、负离子康养区和山林生态观光区,推动点线面结合,形成了“处处皆风景,无处不留客”的全域旅游大格局。
小小蓝莓带旺一片
如今,小小蓝莓已带动了和一村的发展,已推动乡村振兴。来自定南的朱姓游客告诉记者,这果实吃了酸酸甜甜的,一口一大把,感觉非常好。在县城里生活,压力很大,现在来到这里游玩轻松了很多,亲手摘果实吃,跟从街上买回来的感觉不一样,自己摘的格外甜,好吃又爽口。

据了解,该蓝莓园由广东汇友生态农业公司投资种植,占地近400亩,共种植了南高丛和兔眼两个品种,今年产量预计大概有3万斤,产值可达200多万元。该公司负责人 刘少农说,蓝莓园现在经过三年的发展,果子口感也更甜了。
目前,和一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如火如荼,发展迅速。下车镇在和一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产业,打造集观光旅游、健康养生、娱乐体验于一体的旅游发展格局,引进了广东汇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并引导当地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就地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增加收入。目前全镇有6个贫困村的产业扶贫资金入股该基地,涉及农户过百户,目前还吸收了40多位贫困户村民在基地务工。

基础建设如火如荼
有道是,要想富,先修路。记者注意到,和一村离墟镇有10公里,发展观光旅游产业,道路交通等有待提高。和一村对外交通主要依靠乡道365和乡道164,路面宽度约3.5米。村庄主要道路大部分已硬底化,村内道路尚未形成完整系统,且路面狭窄,通行能力较差,同时交通设施配置相对欠缺,尚无公共停车场。不过,记者在现场看到,通过墟镇的道路正在扩建之中,进展顺利。

根据规划,和一村将建设成"特色产业突出、生态环境优美、人居环境适宜"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拟用1至3年时间逐步改善和一村的人居环境,治理好村庄道路系统、排水系统、治理村容村貌,使整治后的和一村村容村貌整洁优美,供水、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基础设施得到保障,农民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农村风尚得到有效改善,达到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整治创建标准。
本报记者 张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