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龙川八旬老人寻回根啦 全靠志愿者们一路追踪,耐心寻找

本报讯 记者 吴奕镇 前日,龙川县车田镇共和村八旬老人邓云添的孙子邓少敏,前往河源市海内外潮汕人联谊会、河源市潮商会,向志愿者们送上答谢锦旗。今年5月初,“梦归潮汕”寻亲团走进河源,与河源市海内外潮汕人联谊会、河源市潮商会志愿者一同帮助在战乱、饥荒年代逃到河源的老人登记寻亲信息。通过志愿者的努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邓云添找回了自己普宁市的亲人。


邓云添老人于6月1日回到普宁老家认祖归宗。

为八旬父亲登记寻亲

5月3日至4日,汕头市公益基金会联合“梦归潮汕”寻亲团志愿者走进我市,联手河源市海内外潮汕人联谊会、河源市潮商会志愿者开展“爱心照亮回乡路”公益宣传活动,并走访了我市县区乡镇,寻找曾在战乱、饥荒年代逃到河源的老人,为他们登记寻亲信息,圆寻回潮汕家乡的愿望。

5月3日,当志愿者前往市区客家文化公园开展走访时,正好碰见在市区居住的邓云添的儿子邓福利。早年,邓云添常对自己的子女提及,自己年少时生活在潮汕地区,因为战争年代不得已离家出走,流落到龙川县车田镇。听完志愿者寻亲情况介绍后,邓福利马上帮父亲登记了寻亲信息,并于当天下午带着志愿者前往车田镇共和村父亲居住的房子,帮助父亲完善寻亲信息。

今年84岁的邓云添称,自己原名叫李大河,6岁就被迫离开了家乡,如今对家乡仍然有些印象:村里有三十六条直巷的大屋围,寨前有大池塘,自家门前不远处有个叫“百米街”的市场,家后面有小河,过河不远处有山,山脚是坟地。邓云添还说,原本家中有5个兄弟姐妹,大哥叫李合水,父亲很早就去世,继父会做竹笠。1943年左右,由于日本侵略军到达老家,他与家人失散,走到车田镇被拐卖至别人家。

几经周折终圆梦

登记信息采集结束后,“梦归潮汕”寻亲团与河源市海内外潮汕人联谊会、河源市潮商会志愿者一同将搜集到的信息发布到网上,让更多人看到寻亲信息。5月8日,普宁市微露义工协会看到邓云添寻根的信息后发现,老人家所提到的“百米街”或许与普宁市当地一处名为“白米街”是同一处地方,随后志愿者根据其他信息,立刻组织人员前往与信息有关的村庄走访。

在多日的走访中,志愿者们边打听、边考察地形地貌,每到一处疑似点,他们都会通过视频通话的形式,与邓云添老人联系确认。5月29日,义工们又马不停蹄地奔往普宁市大南山街道圆山村,向圆山村老人院的老人们打听,并在该村找到了邓云添老人所描述的地形位置,但是却没有人认识其大哥李合水。无奈之下志愿者只能先留下联系方式等待消息。

“当时很灰心,大家都开着车准备走了,突然有位老人打电话来说村里有位叫李荣合的老人说认识李合水,我们立马掉头赶回去。”普宁市微露义工协会志愿者陈义芳告诉记者,正当志愿者准备放弃的时候,事件出现峰回路转。经过核实,志愿者在李荣合老人口中得知,他与李大河(邓云添)哥哥李合水相识,李大河正是圆山村人,不过李合水已过世,但有至亲后代在。于是,志愿者们根据李荣合提供的信息,找到了疑似李大河的侄子李楚能,双方约定于6月1日相见再确认是否为亲人。

6月1日,邓云添在家人的陪同下,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顺利抵达普宁市池尾高速路口,与义工们会合前往圆山村认亲。到了圆山村,虽然下着大雨,但是李楚能及家人在村口迎接邓云添一家人的到来。双方经过信息核对无误后,李楚能家人拿出一张老相片给邓云添看,邓云添一眼就认出是自己的姐姐,热泪盈眶的他口中念着:“是姐姐是姐姐啊!”遗憾的是,邓云添老人的亲兄弟姐妹都已经离世。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邓福利的儿子邓少敏称,年轻时,爷爷邓云添也曾多次寄信回去老家,但都被告知无该地址,多年寻根愿望终于在这一刻实现,他们也觉得不可思议。老人寻回亲人后,他们两家人今后会加强联系往来。

 






上一篇:一伐木工拉着板车从广西徒步回老家山西,途经河源时发出感慨
下一篇:连平严查窃电违法行为 连平严查窃电违法行为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