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最新诚信“红黑榜”发布
2019年河源第一批诚信“红黑榜”名单公布
746家企业登上“红榜”
本报讯 记者 杨容 通讯员 李科 河源市2019年首批诚信“红黑榜”名单发布!6月27日,市文明办、市发改局(市信用办)联合发布河源2019年度首批诚信“红黑榜”名单。此次上榜企业中,有746家企业登上“红榜”,2家企业被列入“黑榜”。
记者了解到,发布诚信“红黑榜”,对列入“黑榜”名单的企业、个人,各相关主管部门将分别给予惩戒。通过让守信者上“红榜”、失信者上“黑榜”,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努力在全社会营造诚实守信、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推动河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此次参与“红黑榜”发布的有市司法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7家单位,涉及食品药品安全、建筑工程质量、农产品质量、诚信纳税、诚信经营等多个领域。
据悉,我市于2015年制定了《河源市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根据该制度,我市每年至少集中发布一次诚信“红黑榜”,各职能部门每年至少自行公布一次。对于列入“红榜”主体,给予一定的褒扬和激励,例如在办理行政许可过程中,对诚信典型和连续3年无不良信用记录的行政相对人,可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等便利服务措施;在实施财政性资金项目安排、招商引资配套优惠政策等各类政府优惠政策中,优先考虑诚信市场主体,加大扶持力度。对于列入“黑榜”主体,进行严格约束和联合惩戒,例如从严审核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从严控制生产许可证发放,限制新增项目审批、核准;对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的严重失信主体实施限制出境和限制购买不动产、乘坐飞机、乘坐高等级列车和席次、旅游度假、入住星级以上宾馆及其他高消费行为等措施。通过此类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有效促进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维护市场正常秩序,营造诚信社会环境。
“红黑榜”具体名单可扫二维码查询: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