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文明薪火 弘扬时代新风 2019年全城行动传递火炬活动启动
9月21日,“传递文明薪火·弘扬时代新风”2019全城行动传递文明火炬活动在河源举行。来自我市各行各业的22名文明火炬手聚集一起,通过传递文明薪火的形式,充分发动社会各界、广大市民共同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人民幸福心城,以文明行动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上午9时,随着歌曲《红旗飘飘》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活动现场,启动仪式的正式开始,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叶少军点燃文明火炬,并交给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叶振廷,叶振廷又将火炬传递给第一棒火炬手——中国好人代表胡珍,胡珍将文明火炬高高举起,向全场致意,现场一片沸腾,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此次火炬传递主会场设置在客家文化公园南广场,沿途经过中山大道、公园路,由22名火炬手将文明火炬接力传递到分会场源城区老城中山广场,全程约4.1公里。据悉,此次活动的每个火炬交接点命名寓意深刻,分别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市委市政府对河源创文工作要求的关键词来命名的,分别为:富强、民主,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干净、整洁、有序 、平安、和谐、稳定、生态、现代、美丽,表达了河源人民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美好期待。
在传递火炬的过程中,来自各行各业的22名火炬手接力传递文明火炬,每名火炬手引领由8人组成的护跑团,亮出文明旗帜,喊出文明口号。乡村文明建设代表火炬手蔡陆宏作为最后一棒火炬手,手持火炬跑上分会场老城中山广场主席台,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
在活动分会场,“我宣誓:爱国爱乡不忘本,建设河源我争光……”在中国好人李志青的带领下,现场市民群众齐声承诺,将在工作与生活中践行市民文明公约,为河源创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宣誓结束后,现场所有参与活动的观众共同在会场两侧签名墙上承诺签名。
火炬传递文明,文明呼唤行动。在本次活动中,主会场、分会场以及传递的网络直播有突破80万人次在线上关注和支持,在火炬传递的沿线,吸引了超过2万多的市民前来观看,他们手持国旗、为文明火炬摇旗呐喊、为河源创文振臂高呼,他们是文明的代表。在现场,我们看到了干净的街道环境,和有序参加活动的人群,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创文正让这个城市变得更美好。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导向,大力整治老旧小区、新建体育公园、完成一批市政道路升级改造、新建一批中小学校医院、有效推动城市“六乱”问题综合治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市民文明素质稳步提升。
跑起来吧,文明火炬手!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美的底色,随着市委常委、市统战部部长叶少军把代表文明的火炬点燃,一场全城奔跑传递火种的盛会掀开帷幕。跑起来吧,文明火炬手!
第1棒火炬手胡珍接过文明火炬,坚定地跑向了下一个交接点。胡珍曾先后获得河源市“最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河源好人”、“广东好人”、“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此次成为火炬手,她感到非常高兴、激动,“希望通过这次文明火炬传递活动,带动全市人民共同参与到文明创建当中来,把好的行为和习惯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携手共建幸福河源。河源,加油!”
“文明河源,从我做起!退役军人,永不褪色!”在护跑手和退役军人慷慨激昂的文明口号声中,退役军人陈维建接过文明火炬。
火炬传递总行程4.1公里,22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作为火炬手,满怀真情和热情,发挥文明先锋的引领作用,奔跑在河源市区的街道,将神圣的火炬依次传递。火炬手们矫健的身姿,富有朝气的精神状态,全方位地展示了河源人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信心和决心,共同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取得新成效、新进展。同时,此次活动还吸引众多热情的市民群众一起参与,他们手执红旗,为火炬手呐喊加油。
在激情燃爆的文明乐章中,火炬传递到了尾声。传递第20棒火炬手是文明服务代表队的赖金凤,她传递的关键词是“稳定”。她说:“创建文明城市需要构建文明稳定的社会,我们文化战线的工作者将为之而努力,通过举办全民阅读、百姓舞台和全民健身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体育活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奠定文化基础。”
赖金凤是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先后获得“广东省文明导游员”“全国优秀导游员”“广东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还曾担任过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她表示,非常荣幸能参加代表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弘扬新时代文明新风的传递火炬活动,用这种生动的形式传递创文使命、传播文明理念,激发文明服务的热情。文明创建从你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对我们的城市多一份信任,多一份支持,点燃创文火炬传递文明之光。
从客家文化公园南门广场到老城中山广场,全程4.1公里的路程,火炬手们接续传递,点燃文明火种,顺利地完成了这项庄严而神圣的任务。当中共源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江伟良从最后一棒火炬手蔡陆宏手中接过文明火炬,点燃了此次传递之旅终点的主火炬台,熊熊烈火随风而起,也燃起了现场成千上万名市民群众的创文热情,人们欢欣鼓舞,气氛热烈。
本报记者 杨容 吴文婷/文 彭茂洋/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