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县区新闻 > 源城区 > 阅读新闻

源城区挖掘乡村文化内涵,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从贫困村到美丽乡村华丽转身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陂角村、远近闻名的“水果村”坪围村、红色符号随处可见的上村村……这些都是源城区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的成果。近年来,源城区以“旅游田园综合体”为定位,以“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继承革命传统”为主线,充分挖掘各个村的文化内涵,打造特色产业,并以点串线,串线成片,打造美丽乡村成片开发范本,让乡村振兴成为我市创业增收、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近日,本报记者深入村组走访源城区埔前镇陂角村、坪围村、上村村等地,一起来看看它们是如何完成华丽转身的。
 


( 陂角村秀美的风光)

陂角村:由贫困村向乡村旅游重点村进发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埔前镇陂角村是真正利用了青山绿水,让村庄变美,村民致富。陂角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而且村如其名,山多地少,与桂山相拥,清澈的埔前河水将其环绕,村里整片绿油油的稻田和菜地让人心旷神怡,自然风光秀美。这个村充分利用现有自然风光,借力巴伐利亚庄园、客天下和春沐源三个河源特色旅游项目,发展起乡村旅游业。

贫困户变养鸡大户

近几年来,在源城区政府的规划下,陂角村除了向巴伐利亚庄园、春沐源及龙岭工业园项目输出产业用地外,还通过陂角村经济联合社承接项目的保洁、绿化、安保、采青菜、摘水果等业务,推荐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就业,直接带动整村经济发展。同时,在村委的领导下,陂角村上下一心,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春沐源道路项目的征拆工作。这条长1.2公里、宽40米的道路涉及50户村民,征拆过程中沟通充分,没有一户村民有异议。而深圳大鹏新区以及大鹏办事处帮助该村打造的小坑土鸡品牌项目,直接让陂角村里的贫困户变成“养鸡大户”。贫困户通过出售给周围景区的酒店、餐厅,实现了自产自销,逐渐市场化运营,实现了项目效益最大化,进一步提高了陂角村的经济发展。

记者在村子北边的一山腰上,看到贫困户刘景添像往常一样,拎起一个装满饲料的塑料桶,走到屋后边的养鸡场去喂鸡。他对记者说道,最高峰的时候,这里曾有1000多只鸡,300只鸭子,成群结队、漫山遍野地奔跑,十分壮观。而靠着养鸡,也为他带来了十分丰厚的收入。近来他还开了一家农庄,自己做厨师,生意好了,日子是越发过得滋润。

不敢想象的是,3年前,刘景添还因家中老人罹患癌症,欠下了20多万元外债,加上3个年幼孩子需要抚养,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后得益于深圳大鹏办事处牵头打造的“小坑土鸡+大鹏扶贫超市”产业帮扶项目,刘景添在政府和大鹏办事处工作人员的支持和帮助下,大胆扩展了养殖土鸡的规模,批量供应给附近景区的餐厅、酒店,实现了从“贫困户”到“养鸡大户”的转变。

目前,源城区工业园、巴伐利亚庄园、春沐源岭南生态小镇、杨家小院客栈、五村连片开发项目等都在陂角村的范围内,这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而且在众多旅游项目的带动下也为当地村民产品打开了销路,村民尝到了甜头,生活改善了,收入增加了,生活越过越有滋味,对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 陂角村宽敞的村道)

打响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招牌

多个项目的落地,让陂角村发生了巨变。如今它不仅拥有宽敞的河陂旅游大道,村道还铺上了柏油路面,公交车也开进了村,而且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辆小轿车,记者穿行在陂角的村道上,仿佛就像在看一次乡村“车展”,让人惊喜又不可思议。现任大鹏办事处驻村工作队队长方明川说:“2015年村集体收入仅为68000元,当时村里汽车只有不到100辆,如今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村里的汽车已超过1000辆,2018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100万元。”

23日上午,市文广旅体局局长梁伟光向陂角村授予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牌匾,有了这块金字招牌,陂角村也将继续利用自身秀美的风光以及浓厚的文化底蕴,并结合春沐源、杨家小院及巴伐利亚庄园项目,走“农旅结合,以农助旅、以旅促农”的发展道路,打造以主题观光、休闲度假、生产体验、文化活动、科技示范五大板块为核心的大型休闲生态度假旅游项目的村庄,把陂角村建设成看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地方。
 


( 坪围村水果采摘节吸引众多游客 )

坪围村:打造景美、业旺、民富的“水果村”

这几年,坪围村深耕希望的田野,因地制宜发展无花果、皇帝柑等水果产业,打响了“水果村”的品牌并发展乡村旅游,勠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河源样本。随着乡村振兴的渐入佳境,在这片大地上铺展开来的是景美、业旺、民富的美丽新画卷。

贫困村变成“休闲公园”

坪围村位于埔前镇西南部,全村有756户,总人口3015人,从埔前镇进入村里,9米宽的村道显得格外宽阔,路两旁有整齐的木栅栏,沿途绿草茵茵,在翠竹红花的掩映下,村里的现代小楼房若隐若现,与其说是进到村里,倒不如说是行走在休闲公园中,让人心情格外自在。

据坪围村党支部书记李远通介绍,在10多年前,进入坪围村的通道还只是一条狭窄的“烂泥路”,每到雨天,一脚下去能带起好多泥。而现在,水泥路通到了每家每户,宽敞又平坦,许多村民开着小车在村里走家串户,好不自在。

无花果田间的“幸福”

近年来,在市、区政府和深圳大鹏新区的支持下,坪围村以无花果产业种植为抓手,动员61户贫困户共同成立了坪围村大鹏种养专业合作社,同时引进东兴旺、福源等果场,利用大鹏新区10个帮扶单位自筹的50万元资金和60万元扶贫开发资金,共投入种植了5.33公顷无花果,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年终进行分红。

2017年,坪围村无花果顺利挂果,产量3.2万斤,合作社获得了15万元的收益;2018年,收益增加到20万元,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人均增收1200元,无劳动力的人均增收440元。现在走进坪围村,一眼就能看到这一大片无花果地,树上挂满了果实,无花果那特有的香味扑鼻而来,淡淡的,很好闻。为了最大限度发挥项目的经济效益,合作社还与果场合作进行无花果深加工,制作干果、药材、茶叶、果酱、果酒等多种衍生品。


( 坪围村的无花果喜获丰收 )

打响“水果村”品牌发展乡村旅游

此外,坪围村一直都有种植蔬菜、水果的传统,于是,坪围村顺势建立了长效脱贫机制,因地制宜发展包括无花果、皇帝柑、火龙果、百香果、砂糖桔、葡萄等水果产业,打响了“水果村”的品牌。在此基础上,2018年,坪围村举办了首届水果采摘节。当天,来自珠三角等地的5000多名游客蜂拥而至。村里分给贫困户的30个摊位,每个摊位一天下来都收入过万元;当天的网上直播更是吸引了70多万人关注,订单如雪片飞来……那可是坪围村从未有过的盛况!

为了方便坪围村打开水果销路、方便水果运输,今年,一条由区、镇两级政府合力谋划的“鹏城旅游大道”正在坪围村施工,这条观光大道把沿线5个村子的温泉酒店、红色旅游、农业采摘等优势旅游资源串珠成链,让几个贫困村的旅游更有竞争力和生命力,而坪围村也在不断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努力将坪围村打造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丽乡村。
 


( 上村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

上村村:红色资源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灰瓦红门窗的宗祠,斑驳的老房古墙,随处可见的红旗、红色标语、革命墙绘,以及一波又一波慕名而来的游客……近来,埔前镇上村村十分引人注目。该村在源城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充分挖掘罗焕荣等革命先烈的革命事迹,通过开展红色文化旅游和绿色休闲观光旅游,以此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以党建促进乡村振兴

上村村位于埔前镇西南端,作为省定贫困村、革命老区村,上村村注重传承红色精神,筑牢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根基,坚持以党建促进扶贫脱贫、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在村党支部的带动下,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5年的1.95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50万元。因村容村风提升显著,上村村获得2018年“河源市文明村”“镇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在上村村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党建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上村村的村委副主任刘观民介绍道,3年前,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党支部+党员致富带头人+贫困户”合作社,以此引导、帮扶贫困户发展特色农业、特色旅游业,提供就业岗位帮助贫困户通过劳动脱贫增收。实施“爱心蛋”帮扶工程,由村党支部带头并负责监管,合作社负责实施,受贫困户委托,托管放养蛋鸡养殖业,这一措施实行以来,一年可带来约26万元的收入。

上村村处处充满红色元素)

以红色旅游带动革命老区旧貌换新颜

干部做了实事、党组织的威信就高了,村民也就更团结了。这也为上村村顺利转型成红色旅游村做了铺垫,据了解,上村村有较丰富的红色革命历史资源,在革命时代出现了3位革命烈士,分别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农军教官罗焕荣、大炮连连长巫进福、卫国勇士罗华盛。特别是罗焕荣烈士,非常典型,革命事迹非常突出。

记者查阅资料获悉,1900年,罗焕荣出生在上村村。成年后的他,前往广州报考黄埔军校,成为了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与徐向前、蒋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是同窗。为此,上村村将内涵丰富的红色基因转化成发展的内生动力,该村以罗焕荣的红色遗迹、红色事迹为核心和精神,打造集罗焕荣故居、红色文化广场、红色文化长廊、红色旅游互动体验区、党史教育基地和革命烈士纪念馆为一体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该村被省委组织部认定为全省第一批“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创建单位,获得省委组织部专项建设资金补贴。

如今,上村村的红色文化文化广场已经竣工并投入运行。

 

埔前五村连片打造成复合型美丽乡村

陂角村、坪围村、上村村率先实现华丽转身,这离不开源城区政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让市区的村落逐步走出一条“连片示范、点面结合、全域推进”的建设之路。接下来,源城区还总体规划涉及埔前村、坪围村、上村村、高围村、陂角村5个村(其中4个为省定贫困村);规划总面积约46.7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域选址在上村村和坪围村,核心区域面积约133公顷。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农博园、农耕文化园、花卉博览园、精品民宿、健康休闲中心和村民统建、旧村上楼农村小区等项目。同时,全面参与五村连片规划项目建设,完善五村连片道路、亮化、美化、排水排污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人居生态环境。以及激发村民致富的内生动力,打造美丽乡村成片开发范本,让乡村振兴成为我市创业增收、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本报记者 刘世铭






上一篇:中共源城区委七届八次全会召开 举全区之力全域全面融湾
下一篇:全省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