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各方力量强化措施、主动作为 筑起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成立疫情防控排查宣传动员队;加强在建工地督察;防控一线,贡献青春力量;停学不停课;自编歌谣为抗“疫”助力……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期,我市各方力量强化措施、主动作为,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龙川县:
“复工时期,村民流动性大,防控意识较薄弱,这给我们工作带来了不少压力。”骆智高是龙川县自然资源局派驻龙川县廻龙镇罗西村的乡村振兴组组长,2月1日起,他带领镇机关干部、村“两委”干部组成的疫情防控排查宣传动员队,积极参与方针政策和疫情防控知识普及,做好疫情排查工作。
骆智高说,罗西村有600多户,疫情防控排查宣传动员队兵分两路逐户排查,也要几天时间。“好在,村民跟我们都熟,很配合工作。”骆智高自2018年6月驻村,与村民熟络的关系让工作顺利有效开展。这段时间来,他们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发动,及时宣传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市委和县委工作要求,疫情防护知识,主动为群众释疑解惑,引导群众积极配合、科学参与疫情防控,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
据了解,为持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排查和宣传动员工作,廻龙镇成立了14个疫情防控排查宣传动员队,由县驻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组组长担任队长,深入14个村与村民一起联防联控,同舟共济战疫情。
市住建局:
“你们现在有多少人返回河源?口罩、消毒剂备了有多少?”为切实做好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全市建筑工地有效遏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扩散和蔓延,前日,在市重点项目广师大河源校区建设项目部,市住建局工作人员针对在建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细致的排查。
市住建局检查工地台账。
据了解,由于建筑工地员工来源复杂,自我市启动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市住建局全面加强对我市各在建工地的疫情督导排查,根据中央、省和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接连发布了多个文件,坚决阻断新型冠状病毒输入途径,避免因人员跨省流动造成疫情扩散,切实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广师大河源校区建设现场及宿舍,市住建局工作人员先后对工地疫情防控机制、防控台账、防控宣传公益广告、防控物资准备、人员流动和管理以及上报信息等进行了详细的督导排查及核实,还随机对工作人员开展了体温检测。
河源“三支一扶”人员: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在阻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活跃着这样一股年轻精干的力量——他们放弃假期,挺身而出,英勇奋战,扎实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无畏与热血谱写了一曲新时代青春凯歌。他们就是河源“三支一扶”人员。
“你好,请停车测量体温。”“请戴好口罩。”……这样的规范动作、温馨提醒,钟任辉一天下来不知道做了多少遍,说了多少次。天气寒冷,又因其所值守的紫金县紫城镇璜坑—龙窝交界处健康监测点过往车辆众多,钟任辉不敢放松,时刻绷紧神经,为行人测温,一天下来,腿脚都麻木了。钟任辉是2019年考入紫金县紫城镇“三支一扶”的,从事镇府“支农”工作并驻升车村村委会。
同钟任辉一样奋战在防疫一线的,还有紫金县水墩镇的马柳燕,她是2018年考入“三支一扶”的。面对突发疫情,马柳燕没有丝毫犹豫和怨言,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参与联防联控网络阻击疫情工作。她带头排查、带头走访、带头宣传,用大喇叭为村民播送疫情,让那些心存侥幸、打算外出走亲访友、聚会聚餐的群众留在了家里,让打算举办婚丧嫁娶的群众取消了宴席,在各个村庄路口、省道等人员来往密集的地方设立健康检查点,与各单位、医护人员一同奋战,对过往车辆进行健康检查、登记。
据市人社局汇总统计,抗“疫”期间,我市共有184名“三支一扶”人员参加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他们或在高速路口连续值守,或走村串户宣传防控,或坚守医疗卫生一线等。
江东新区:
记者昨日获悉,为更好地发动全民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鼓励公众举报疫情防控期间各类违反管控规定行为,江东新区决定对提供疫情防控信息线索的人员给予奖励。
根据江东新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指挥部11日发布的通告,凡举报线索经查证属实且受理单位未掌握的,由受理单位奖励200元(同一情形有多人分别举报的,奖励最先举报人)。
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疫情防控措施解除后自动终止。可以举报的七大类人员以及举报电话,可扫二维码了解。
市教育局:
11日,市教育局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河源市中小学教师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提出,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教师要积极开展线上学习、教学和教研,加强对学生线上学习的指导和辅导,提高教学教研水平,为正式开学后顺利实施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打好坚实基础,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正常教学工作的影响,确保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目标和任务圆满完成。
《指引》提出,针对普通高中和初中毕业年级,各地各校在原定假期结束后,在保证全员参与和学习效果的前提下,可通过在线教学的方式讲授新课;小学各年级、普通高中和初中毕业年级以外的其他年级原则上不讲授新课,开学后将按照“零起点”实施教学。
河源粤运:
“新病毒、虽猖狂,党中央、措施强,戴口罩、拒毒熏,多通风、勤洗手,信科学、疫病亡……”近日,河源粤运公司员工胡云秀创作的一首《万众一心来抗“疫”》歌谣在朋友圈传唱开了,亲切的客家话、通俗易懂的词句和轻快的节奏,在给大家普及防疫知识之余也让大家连续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赢得不少市民点赞。
据了解,在抗击疫情战役打响后,河源粤运迅速行动,组织党团员先锋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对站场的售票大厅、候车室、车辆等人员频繁接触的设施设备进行定时消毒,设立临时体温测量点和隔离室,当班站务员配备手持体温枪,对每一名进站乘客进行体温测量,确保防疫控疫工作“不少一车、不漏一人”。
本报记者 郑婷影 彭茂洋 杨容 邓宇珊 刘世铭
特约记者 廖志良
通讯员 岳韵萱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