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家的菜我来送、禁止提供现场就餐“、鹰眼”识别车辆信息…… 疫情防控,河源“十八般武艺”齐上阵
本报讯 记者 郑婷影 吴奕镇 彭茂洋 张涛 吴文婷 杨容 特约记者 黄从高 通讯员 廖志良 周东城 袁丽丽 贺艳君 彭志通 袁定央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市人民的心。面对疫情,连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能,从细从实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各项工作。
市妇联:您家的菜我来送
14日,“您家的菜我来送”关爱一线抗“疫”医疗队队员家庭公益活动启动,活动将为我市136户一线抗“疫”医疗队队员家庭送上持续5周的“暖心”菜。
疫情当前,河源两批共32名医务人员响应国家号召,奔赴湖北参与救治患者,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令人感动。为让前线医务人员后顾无忧,市妇联号召社会各爱心组织及企业开展募捐,目前共募得善款近14万元。当天,市妇联联合参加募捐的市女企业家协会、市巾帼志愿者协会、市农村妇女经济发展行业协会、市晨晖大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等组织、企业,委托厨娘快线开展“您家的菜我来送”关爱一线抗“疫”医疗队队员家庭公益活动,为援助湖北的医疗人员家庭及全市6家定点医院的部分女医护人员家庭送上持续5周的“暖心”菜。
随后,市妇联还来到河源市区高速出口、城北高速出口,为一线战“疫”工作人员送上慰问品。
源城区:暂停所有餐饮单位堂食服务
日前,源城区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市场防控组发布通告,从2月7日起,全区所有餐饮单位一律禁止提供现场就餐(堂食、桌餐),可采取外卖或打包的方式提供餐饮服务。
14日下午4时,记者前往丽日购物广场走访,发现广场内开业的餐饮门店门口均贴着停止堂食的通告。一家奶茶店的店主吴仕钊告诉记者,2月7日,这份通告下发后,店内就开始执行这一通告内容。
而在新江路的一家农庄,记者见到店主黄先生正在将打包好的菜肴装进汽车后尾箱,这是两位客人提前向农庄预订的单子。黄先生说,自从禁止堂食的规定下发后,不少客人也改变了用餐方式,采取电话订餐的方式订菜。
除了餐饮企业,市区的一些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饭堂也纷纷响应号召,均采取为职工打包的做法提供餐饮服务。
据了解,早在这份通告下发前,市税务局职工饭堂就已经在2月初采取饭菜打包的做法,员工有用餐需要进行订餐后,由饭堂工作人员进行打包统一放置在窗口,下班后由员工自行取走带回家中食用。
市农业农村局:疫情防控备耕复产“两手抓”
人勤春来早,春雨绵绵,地处源城区埔前镇的河源市张洲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基地里,一派忙碌景象。前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们仍然冒雨采摘着蔬菜。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蔬菜基地面积53.3公顷,天晴每日可收获蔬菜15吨,下雨天也可收获8吨。天气好的话,每日可向深圳供应12吨新鲜蔬菜。
像河源市张洲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样,目前我市部分蔬菜基地恢复生产。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备耕复产,确保“菜篮子”稳产保供,“菜篮子”产能有保障。据初步统计,当前,我市有应季蔬菜可持续供应的大型蔬菜基地29个,日生产供应蔬菜约100吨。其中紫金约2000公顷蔬菜基地恢复正常生产,有菜心、芥蓝、彩椒、辣椒和西兰花等多种应季蔬菜上市供应,能够保障日常生活所需。
市扶贫工作局:开辟扶贫农产品销售“绿色通道”
急难有情,扶贫抗“疫”。为解决当前我市因疫情影响扶贫产品难卖问题,市扶贫工作局、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上线小程序,寻找滞销扶贫产品,并指导动员深河扶贫服务中心联合来龙川、村长伯伯、客+优品、农邑情、超买惠、农民叔伯、全严选、E起买等电商、商超等商家平台,开辟扶贫农产品销售“绿色通道”,努力将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降至最低,夺取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的全面胜利。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产品传统购销渠道受阻,我市各产区农产品出现不同程度的难卖现象。特别是部分贫困户出产的蔬菜、水果、家禽、家畜、腐竹等出现滞销,可能影响贫困户脱贫质量。为此,市扶贫工作局、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号召广大市民、商家奉献爱心、积极参与,为农产品开通绿色销售渠道,助力打赢“两场战役”。
市公安局:“鹰眼”0.5秒内识别车辆信息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联合市卫健局、源城区交通局等部门在我市高速公路、国道等出入口,利用“鹰眼”车辆缉查系统0.5秒内识别车辆信息,迅速排查疫区返乡车辆及人员,严织入市路网。
在粤赣高速城北出口人员健康检测站,记者发现,收费站出口车道安全岛上,民警摆放着一个三脚架,上面安装着一部手机,摄像头24小时对着前进的车流。车辆通过时,手机上的“鹰眼”车辆缉查系统便自动扫描车牌,通过大数据分析,在0.5秒内识别过往车辆信息。
“鹰眼”0.5秒就可识别车辆信息。
据悉,通过扫描车牌,该系统会迅速排查车辆、车主及车主社会关系人员是否曾经过疫区等信息。如车辆、车主及车主社会关系人员曾经过疫区,该系统会立即报警。报警后,现场工作人员将对相关人员、车辆作隔离14天或劝返处理。
据统计,从2月7日至13日,我市各人员健康检测站利用“鹰眼”车辆缉查系统,共检查出关疫区车辆65辆,人员123人。
河源海关:念好“四字诀”支持企业渡难关
近日,市政府发布了《河源市支持企业共渡难关17条政策意见》。河源海关迅速对本关区开展外贸企业疫情影响情况问卷调查和电话调查,及时掌握企业面临困难、生产计划以及相关需求情况,采取针对性举措,念好“快、延、零、扩”四字诀,支持企业扩大进口、发展外贸新业态、疫情防控物资产品出口转内销和鼓励企业捐赠进口紧缺医用物资等,助力企业应对疫情共渡难关。
念好“快”字,积极促进企业进口疫情防控物资。河源海关设立“捐赠物资绿色通道”和“救援物资受理专窗”,按照特事特办原则,疫情防控物资即到即办即提,实现快速通关“零延时”。快速办理企业捐赠进口紧缺医用物资手续,对用于疫情防控和治疗的捐赠物资办理减免税进口的,先登记快速放行、后补办免税手续。
此外,该部门通过延长税单缴款、加贸手册等手续时限,免征滞纳金,推广“零接触、网上办”服务和扩大各类惠企政策的适用范围,念好“延”字诀、“零”字诀和“扩”字诀。
江东新区:应用“大数据+网格化”防控疫情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日前,江东新区创新工作思路,与时间赛跑,推出江东新区全民抗“疫”微信公众平台,全力构筑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形成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防疫格局。
江东新区全民抗“疫”微信公众平台每日实时更新全市疫情动态信息,并提供电子通行证、小区速查、在线义诊、发热自查、同程速查、谣言粉碎机、口罩攻略、物资捐赠、疫情线索征集等与疫情防控息息相关的硬核服务。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电子通行证功能。首次使用时,仅需填报个人信息注册个人通行证,即可生成专属二维码,体温监测卡点工作人员可扫码登记体温。新区各疫情检查点数据实时互通,录入的体温检查信息4小时内有效,方便多个卡点进出。有了这个通行证,居民们就可以避免一天多次量体温了。
电子通行证扫码登记简单迅速,且能自动识别人员信息,无需查找台账,事后无需再次录入电脑,不仅有效减轻各卡点工作量,也减少了人员接触存在的潜在安全风险。扫描下方二维码可了解具体情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