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要有车辆通行证 市区各居民区实施“全封闭”管理,筑牢社区安全屏障
本报讯 记者 郑婷影 刘世铭 在我市出台对全市住宅小区全部实行封闭式管理措施的基础上,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市区多个居民集中居住区、农贸市场、开放式小区、城中村、拆迁安置点也实行封闭式管理,各社区严格做好出入管控,切实筑牢社区安全屏障。
工作人员对进出车辆及人员进行检测。
未戴口罩不准进入市场
15日早上,雨哗哗地下,市区东城一市场的北门,3名工作人员正在疫情防控监测点忙碌着,一人撑着伞做好车辆引导,一人穿着雨衣对过往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一人则在给有特殊情况的人员做好登记备案。
市区东埔街道永安社区临时党支部书记杜吉锋介绍,市场内人流量大、人员密集,为做好防控工作,他们把该市场的6个出入口封闭,只剩下一南一北两个出入口,并设置了疫情防控监测点。
记者看到,在各个封闭的入口,工作人员张贴了告示和指引,提醒群众通道封闭,告知群众进入市场的入口位置。监测点则安排了专人值守,对每一位进入市场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提醒进入市场人员戴好口罩,未戴口罩者一律禁止入内。
进出小区需要通行证
16日起,家住兴源东路东埔安置点的林先生的爱车多了一个临时通行证,这是他每天出入家门必备的通行证。
东埔安置点相邻群丰农贸市场,外来人口较多,为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该安置点所属的东埔街道广场社区居委会在做好日常宣传、消毒、管控、排查的基础上,不仅把原开放的多个门进行封闭,只对小区前大门进行开放,设置疫情监测点,还为辖区内车辆发放了“防疫期间车辆临时通行证”,没有通行证车辆禁止进入。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该社区充分发挥社区的服务职能,全面抓好居民小区防控工作,科学设置出入卡口,通过信息登记亮明身份,严格管控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出小区。此次居民出入证的推出,辖区内广大居民都表示理解和支持,“社区这么做我们很支持,这是为我们负责,我们会积极配合,没事绝不外出。”居民们说。此项举措既进一步强化了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也有效减轻了防控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为保护社区安全又增添了一道有力“屏障”。
严把关卡“不漏一个”
从2月11日开始,上城街道也对辖区内的25个路口进行了全封闭,只保留了老城的东南西北4个出入口,并对这4个出入口设立相应的防控卡口,安排人员值班,严格控制人员和车辆进出,每位居民出入都要有出入证。
据了解,上城社区是老城的中心点,大街小巷众多,外来人口也多,对疫情管控十分不利。因此,上城社区除了对所有进入辖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外,对来自疫区或近期接触疫情地区人员的居民也进行了重点把控。
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工作人员每天都会通过电话、上门等方式摸清掌握本社区近期从外地往返河源人员情况,对居家隔离人员实行“一人一册”,每日微信、电话沟通,详细记录每个人员的体温情况,如有异常情况立即上报。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进行社区封闭管理,一来是为了管住混过路卡、岗卡的漏网之鱼,其次也能禁止隔离人员外出,筑牢‘确保不漏一个’的最后一道防线。”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