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8%大学生接受过渡性工作
毕业季,大学生就业情况备受关注。近日,一项面向全国80余所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59.28%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在没有找到理想工作的情况下愿意接受过渡性工作,33.98%的大学生表示“说不准”,6.75%的大学生拒绝接受过渡性工作。(据光明日报)
大学生要勇敢入职场
求职难的话题年年有,今年受疫情影响,一些大学毕业生遭遇了就业难题。在这样大背景下,59.28%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在没有找到理想工作的情况下愿意接受过渡性工作,这释放出毕业生主动转变就业观念的积极信号。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职业生涯的起点,一些人对第一份工作有很高预期,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不像想象中那么一路鲜花盛开,也未必总会按照自己规划和预期的方向发展,如果一时找不到最理想的工作,次优选择未尝不可以尝试,就业的道路千万条,不去闯一闯、试一试怎么知道好与不好?
三四十年的职业生涯就像是一场“马拉松”,第一份工作不过是一个起点,只是职业生涯的一部分。对毕业生而言,走出象牙塔,尽快进入社会这所更大的学校,磨砺心志、积累经验、提高能力,是一种应有的历练。希望大学生们拿出勇气步入职场,主动迎接挑战,在职场边干边学,不要蹉跎了自己大好时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郑婷影
引导创业解决就业
当下,解决就业问题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之一。为了引导高校毕业生踏出社会就业、创业,各地各部门都出台了不少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措施与政策,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其实,通过政策扶持群体创业就业,这个覆盖的受益面不止是大学生,更要围绕农民工、退役军人等各类就业群体,要推出更有针对性、合理性的就业服务和扶持政策,引导他们理性创业。
同时,地方政府也要从多方面切实减轻创业者的税费负担,建立新型技术的创新服务平台,整合多方资源,实现创新创业资源开放与共享。时下很多创业者都是“新手”零经验,需要的不仅是扶持,更要经验传授,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孵化手段,助力企业走向正规。企业上了正轨,才能带动更多人稳就业。
吴亦镇
大学生如何实现高质量就业?
不少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希望职业生涯一路开挂。但在我国目前的现状,学生的就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节,这就导致工作环境好,稳定性强,工资福利待遇较好的岗位供不应求,与之相反的一些职业岗位,却难以招录到合适人才。
大学生要想找到合适的职业,其实从就业之初,就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转变“精英”意识,树立普通劳动者观念。同时,现代社会的竞争,更多的体现在以知识和能力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的差异上,在某一方面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有着一定积累的专业人才更为企业所看重。因此,作为求职的大学生,要明白自己与其他人相比,优势在哪里,缺点在哪里,然后有针对性地学习和锻炼,打造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在应聘过程中充分地展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从而实现高质量就业。
彭茂洋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