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市扶贫局"牵线搭桥",让想就业的贫困户一户不落捧上"饭碗"

"原打算过几天自己到县工业园去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没想到了解到扶贫部门的用工信息后,来到这里应聘,一来就相中了。"2月28日,在市工人文化广场东润服装有限公司招聘点,今年21岁的张文涛开心地告诉记者。他是紫金瓦溪镇下濑村人,在外务工已有多年。前几年,由于家庭贫困,他中专毕业后先跟哥哥在深圳务工,后又到惠州工作。

2月8日,哥哥照例到深圳务工,张文涛不想出远门了,想在本市内找一份工作,趁着年轻,好好学一门技术。2月24日,热心的村干部专程到他家,把市扶贫工作局和一些企业的招用工信息告诉他。28日一大早,张文涛就从瓦溪赶到市工人文化广场招聘点应聘。由于跟公司招工人员谈得满意,他第一个填写了登记表。

记者从东润服装有限公司应聘人员信息表看到,总人数已超过60人,除了一些应聘人员的必要信息外,表格上还特别注明是否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些应聘人员联系电话还特别注明由驻村工作队员转接。这其中,务工者年龄最大的已有54岁,来自龙川县麻布岗镇。东润服装有限公司人事行政总监周来明告诉记者,疫情当前,不少贫困户就业受到影响,该公司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响应市政府最近出台的《河源市全力减少疫情影响 确保贫困户如期实现脱贫的指导意见》,助力全市脱贫攻坚,适当放宽了对应聘者,尤其是贫困户的就业年龄的限制,争取让更多有意愿的贫困户能够就业。

记者从该公司的面试信息表看到,最后一位报名的叫杨学炼,今年已有52岁,来自龙川县麻布岗镇。由于家庭原因,他前些年从深圳回来后,一直没有外出务工。这次,当地驻村工作队到他家告知招聘信息后,他赶紧过来应聘,看着合适就报了名。他说,这次,他先出来看看,赋闲在家的妻子也想出来务工,可以的话,夫妻俩都想到公司里做工。

在市扶贫工作局的牵线搭桥下,当天上午,应聘成功的10多名贫困户集中坐车到了河源市高新区东润服装有限公司。市扶贫工作局副局长邓春华告诉记者,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市扶贫工作局还将督导驻村干部深入宣传就业扶贫政策,多渠道宣传就业信息,帮助更多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让想就业的贫困户一户不落都有“饭碗”。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彭志通 袁定央



相关热词搜索:就业的贫困户


上一篇:2019年河源市“最美人物”出炉
下一篇:广东绿健现代农业加工贸易项目签约落户船塘镇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