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评论:不仅不能妖魔化广州,更应该支持广州、学习广州!
广州怎么了?广州成为“疫情重灾区”?近日,线上线下,关于广州疫情的各种传言,鱼龙混杂,以讹传讹,甚嚣尘上,尽管广东省和广州市过去数天已连续召开多场疫情新闻发布会,每天通报疫情防控信息,但仍然阻止不了广州被国内多地列为疫区的事实,国内多地的不理性甚至妖魔化做法,让不少广州市民感到吃惊、好笑之余,多以调侃视之。
对于部分广州市民的这种佛系心态,海报新闻于4月18日曾以“国内多地现广州成“疫情重灾区”标识,佛系广州人调侃:我唔知啊……”为题,刊出报道。
部分广州市民为何会出现这种“佛系”心态?海报新闻驻广州记者,已在广州生活、工作了近二十年,对此深有体会,还算有些发言权。
2003年,我在广州亲身经历SARS对广州的考验,此番迎来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我在广州再次亲身感受广州的应对以及广州市民的心态,个人的观感是,广州应对得法,市民轻松待之,从官方到民间,没有国内多地出现的慌乱和恐慌。
广州为什么能这样?或许因为广州有钟南山;或许因为广州有17年前的应对SARS经验;或许因为广州各部门尤其医疗卫生部门,提早作出预警,提早、持续做好防控;或许因为广州有已召开82场的疫情新闻发布会……
总之,当我听到“我们全广州只有一名死亡的病例,在全国或者说全世界同样规模的城市里,我们的病死率也是最低的,我们有很多整体水平很强的医院,所有有什么不安全或者是疑虑,是不应该的”时,身为广州普通一员,我在赞同和认可之余,不免还生出一丝欣慰和骄傲。
说出上述这番话的人,不是钟南山,但也不是普通人,他是广东省卫健委专家组组长覃铁和,看头衔,跟上海的超级“网红”张文宏,其实是一个档次的。
4月17日,在广州市第81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覃铁和在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广州是一个很安全的城市,从救治的角度来讲是很好的城市,管理工作做得很好的城市。广州有整体水平很强的医院,广州市定点的医院都是技术水平很高的医院。”
覃铁和说,广州的救治机制很完善,从病例早发现,到集中救治到专家会诊,已经形成完善的机制。广东省还专门制定了三级专家值守制,广东最好的专家都在广州,救治制度很完善。
如此信心满满的表态,国内鲜有类似声音。可惜广东这位覃铁和组长,不是上海那位张文宏组长,没有张文宏的超强人气,没有张文宏的口吐莲花,他的声音的传播范围和传播效果差了好多。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体现了国内多地文化的差异,广东人识做,不识讲,难得出现一个钟南山,已属幸事,不能指望钟南山包办一切,但广东(广州)人的低调、务实,再一次得到验证。
对比国内其他城市或地区,无论是疫情爆发之初,还是当前处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时刻,广州作为拥有近两千万人口的国际性大都市,近期又面临众所周知的非洲籍人士的防控压力,广州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
不说别的,单说白云机场,有多少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口岸专班工作人员,或许就能看出,广州的防控压力,一点都不比国内任何城市和地区小;单说隔离酒店,广州用来接待从境外进入广州旅客的隔离酒店,数量应该全国领先……
此前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武汉、湖北,为全国的疫情防控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和代价;此时此刻的广州、广东,在迎来复工复产的重要节点,敞开怀抱,欢迎数千万人,重回岗位,回归常态,面临着难以预计的挑战和压力。
此时时刻的广州、广东,不仅不能被妖魔化,更应该得到来自全国其他兄弟省份的理解和支持,广州、广东应对疫情的做法和经验,更应该得到全国其他兄弟省份的学习和借鉴。
广州、广东,我撑你!
海报新闻评论员 张玉升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