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法系统大力开展“全民反诈”行动 守好人民群众“钱袋子”
本报讯 记者 谢梦君 通讯员 陈丽厉 “您好,我这边是河源市公安局,如果近期有接到关于网络贷款、刷单等电话,特别是涉及到需要交保证金的都是诈骗.……”近日,记者来到河源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看到几名公安民警正忙碌地给市民拨打电话,提醒市民注意提防电信诈骗,防止上当受骗。
近年来,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很多人上当受骗。为有效遏制电信诈骗,提高群众防诈骗意识,由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组织开发的“国家反诈中心”APP应势而生。据了解,“国家反诈中心”APP是一款具备诈骗预警、快速举报诈骗功能的软件,用户可通过学习里面的知识有效避免各种网络诈骗的发生,还可以随时向平台举报各种诈骗信息,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我市政法系统大力开展“全民反诈”行动,以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为抓手,深入企业、学校、社区等地开展防诈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同时,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采用大数据手段每日不间断地监测从境外或者其他地方打入的可疑号码,对于可能被诈骗的市民及时进行电话劝阻或短信劝阻。若通过电话无法联系上市民,执勤人员将立即联系市民所在辖区的派出所,派出所立即派出民警上门劝阻,并指导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累计打出4.2万多个预警电话,有力减少了电信诈骗案的发生。
“除线下宣传外,我们也利用河源市反诈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预警防诈信息,以‘劝阻微简报’‘每日一案’等形式发布一些真实案例,不断提高市民的防诈意识。”市公安局新型犯罪侦查支队综合大队教导员谢梦忆提到,96110是反诈中心专线电话,若市民遇到无法辨别的情况时,可拨打这个电话进行求助,防止掉入诈骗陷阱。
新闻1+1
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
近日,源城区在市区文化广场开展“5·15”防范和打击经济犯罪与电信网络诈骗专题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党员干部向群众宣传防范和打击经济犯罪与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知识,揭露非法集资和网络诈骗等民生型经济犯罪作案手法,指导群众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告知群众电信诈骗案件的发案特点、方式以及如何识别、如何应对、防止上当受骗等方法,提醒群众远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本报记者 曹志成 彭茂洋 通讯员 骆春苗 陈荣新 摄
上一篇:探寻河源美好之旅
下一篇:违规户外广告牌整治前后大不一样 城市颜值大大提升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