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速新冠疫苗接种,全力构筑免疫屏障 6月底前实现目标人群接种率超80%
本报讯 记者 彭茂洋 近日,记者从市卫健局获悉,截至当前,我市新冠疫苗累计接种超30万剂次,接种人数超过20万,新冠疫苗接种人数已覆盖全市目标接种人群的13%。目前,我市疫苗供应充足,市卫健局将持续做好统筹安排,全力满足市民接种需求,争取到6月底实现目标人群应接尽接(目标人群疫苗接种比率达80%以上),全力构筑河源群体免疫屏障。
“目前我市已有132个新冠疫苗接种点,共计316个接种单元对市民开放,全市最大日接种能力超过5万剂次。仅市区范围内(源城区、高新区,不含江东新区),就有18个接种点,66个接种单元。”市卫健局疾控科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已开展大规模人群的接种工作。
据了解,为做好新冠疫苗接种保障工作,市卫健局对各新冠疫苗接种点设置严格把关,慎终如始做好硬件配置、人员培训、冷链配送、医疗保障、政务外网衔接等工作,不断提高我市新冠疫苗接种服务能力。每一个新冠疫苗接种点的健康筛查人员、登记人员、接种人员、疫苗管理人员及医疗保障人员等,都经过多次岗前培训,取得预防接种培训合格证后才被允许上岗。同时,市卫健局还加强对各新冠疫苗接种点的巡查督导,切实保障各接种点的工作规范高效运行。目前,市卫健部门已对各接种点开展了两轮巡查督导。
提及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市卫健局疾控科负责人表示,目前使用的是灭活疫苗,截至5月17日我市接种的30多万剂次,没有发生严重的异常反应,充分证明我国的疫苗是安全的。因个体差异出现极少数的轻度、一般异常反应与接种其他疫苗发生异常反应的概率是一样的,均属于正常现象。“我们所有疫苗都处于全程冷链储存、监控状态下,每一批新冠疫苗到货,即可在最短的时间内被配送至全市每一个接种点,并且所有疫苗运输、储存设备均全省联网,只要出现温度异常,设备将立即报警。”疾控科负责人补充道。同时疫苗接种可全程溯源,居民在指定的接种点接种完新冠疫苗之后,即可在微信粤省事小程序的“粤康码”上查询到新冠疫苗接种的相关信息,居民可放心接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开展的新冠疫苗接种对象,主要是18-59岁的目标人群和部分60岁以上从事高风险行业身体状况良好的人员,60岁以上年龄段的目标人群预计下半年逐步开放。同时,为进一步加快构筑群体免疫屏障,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疫苗接种不设户籍限制,符合年龄条件、无接种禁忌症(疫苗成分过敏等)的我国居民,均可持身份证在我市任何新冠疫苗接种点(了解详细接种点信息可扫文末二维码),免费享受新冠疫苗接种服务。
市卫健局疾控科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市卫健局还将坚持按照“应接尽接、梯次推进、突出重点、保障安全”原则,继续加大疫苗接种组织推进力度,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新闻1+1
疫苗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我市新冠疫苗接种提供上门服务
本报讯 记者 彭茂洋 为打通新冠疫苗接种的“最后一公里”,加速构建河源免疫屏障,昨日,由市卫健局组织工作人员设置的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走进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师生提供上门接种服务。
记者在现场看到,昨日一早,学院师生就在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有序排队,志愿者在现场引导,并对人群流量进行实时管控。师生接种后被引导至留观区进行30分钟医学观察。该校人文艺术学院学生黎信惠说,从排队到打完疫苗只花了大约10分钟的时间,在留观区的她表示,接种时医务人员会让他们确认接种疫苗信息,非常放心,也非常方便。
据了解,为加快构筑免疫屏障,市卫健部门建立了以固定集中接种点为主,临时接种上门服务为补充的新冠疫苗接种服务体系。“高校人员密集、流动性较大,是接种人群中的重点人群。”市疾控中心免疫所所长龚丽芬说,临时接种点共设置了9个接种单元,单日最大接种能力近3000人次。接下来,临时接种点还将走进广师大河源校区和人员密集的厂区,全力确保高校师生、企业员工新冠疫苗接种科学、安全、有序、高效推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