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用青春之歌,谱写青少年权益工作新篇——记团市委权益部部长凌玉婷

“今年,市政府正式将‘力争2021年建成专门学校’写入工作报告,目前正在进行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希望下半年专门学校能动工建设。在这个方面,我市走在了全省山区市的前列。”一见面,团市委权益部部长凌玉婷就告诉记者。

目前,全市专门学校建设方案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这一专门学校将主要承担我市一些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和帮扶工作。而这便是凌玉婷一直想要达成的目标。


凌玉婷(右一)一直致力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工作。

摸石头过河勇做破题者

青少年权益维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以下简称“预青”)工作专业性强,任务重,难度大,从2013年起,刚接手负责河源市青少年权益工作的凌玉婷从零学起,勇于实践,锐意改革,开创了河源青少年权益维护工作的新局面,也成为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和预青工作的破题者。

近年来,群众对惩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呼声越来越高。面对群众呼声,须得明确部门职责,但凌玉婷深知,要将团市委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和预青工作的大旗扛下去,就要敢于碰硬,另辟蹊径。在综合分析后,她把我市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和预青工作的重点从解决“普法难”转向“明职责”。2018年,她和她带领的权益部率先在全省编制出台《河源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考核评价实施细则》,明确7个考核项目共24项考核指标,直接以“一对一”的形式面向21个成员单位和6个县区。

这份考核指标不仅有效整合成员单位的资源,更为各成员单位指明了工作方向,真正做到从上至下打造青少年维权的系统性网络格局,团省委权益部以专项工作通报的形式将这一做法在全省推广。

摸清“家底”争当推动者

凌玉婷坚持不懈,成为预青工作的推动者。她曾3次前往基层公安局和派出所调研,发现因为河源没有专门教育涉罪或涉案未成年人的场所,没法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形成法律威慑力,对此,她努力向有关职能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筹建专门学校的建议。

“对于专门学校建设,我连续多年在市‘两会’上提出,而这很多基础性数据是由凌玉婷和她带领的权益部通过一线调研提供的。”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潘建斌说。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并向市政府提出专项工作意见。2021年,市政府正式将“力争2021年建成专门学校”写入工作报告。

呕心“护航”尽显青春本色

在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科四级警长罗辉看来,凌玉婷为掌握第一手基础性数据,下了很大功夫。对于社会各界关注的未成年人酗酒现象,市委市政府要求团市委牵头调查社会闲散青少年情况并提出工作对策。面对这一任务,凌玉婷临危受命,主动争取政法委支持,召集“平安建设”志愿者,组建河源市闲散青少年现状调查工作组,细心分析案情,并率队走入酒吧、KTV等娱乐场所进行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后期的工作研判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不忘初心,用奋斗砥砺青春最美底色。凌玉婷从2013年起负责河源市青少年权益工作,先后获得“广东省优秀团干部”“广东省中小学团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她所负责的青少年禁毒宣教工作屡屡受到上级好评,在她的努力推动下,团市委于2020年被广东省评为“最美禁毒团队”。在这一平凡岗位上,她默默守护着全市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谱写了一曲高昂奋发的青少年维权之歌。

本报记者 张涛

 






上一篇:河源青年探访老党员
下一篇:江东警方开展系列反电诈宣传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