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海关打出便利化“组合拳” 助企业跑出发展“加速度”
本报讯 记者 彭茂洋 通讯员 关河 近日,记者从河源海关获悉,2021年以来,河源海关结合实际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海关通关便利化举措,助力外贸企业跑出发展“加速度”,助力我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推动实现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2021年1-4月,河源市外贸进出口总值77.8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9.4%。其中,出口60亿元,增长4.6%;进口17.8亿元,增长29%。
营造高效便利“大通关”
“近期,我们有一份报关单的自动进口许可证无法核注,报关单一直放行不了,向河源海关反映后,他们马上派专人帮我们解决了通关难题。”景旺电子科技(龙川)有限公司报关负责人林经理说道。
类似案例在河源海关并不鲜见。据了解,河源海关持续推进各项通关业务改革,通过“窗口通办”“线上办”“无纸办”“简单办”等一系列举措,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压缩精简部分行政许可事项所需资料,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多元办事服务渠道。
为了进一步助力企业通关跑出“加速度”,河源海关还持续压缩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2021年3月,河源关区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3.85小时,较2017年压缩62%;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0.39小时,较2017年压缩95%,创历史最好水平。
推动快速发展“降成本”
为了支持企业“降成本”,河源海关一方面全面引导企业用足用好海关减免税政策,进一步促进要素流动;另一方面引导企业用足用好原产地签证这张“纸黄金”,通过推广出口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方便了企业申请证书,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整个签证流程。
此外,河源海关还全面推进深化以企业为单元加工贸易监管改革,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深化以企业为单元”监管模式,建立联网监管电子账册;推行企业耗料核算改革的惠企举措,2021年以来,河源辖区共8家企业参与改革试点,手续简化后平均每家企业每年节约500小时工作量、5万元成本。
加强认证培育“促升级”
为了加快企业认证培育工作,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河源海关全面摸查我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参与国等有贸易往来的重点企业名单,将具备ERP系统和报关系统的企业列入首批预备名单,通过政策宣讲、调研发动等方式动员6家企业申请高级认证。同时,加快企业培育效率,按照四大认证标准模块进行分工,实行“流水作业”培育,将整体培育时间压缩15-20天。目前,全市共有高级认证企业32家,一般认证企业20家。
扶持特色品牌“出国门”
河源一直以来都是作为大湾区“菜篮子”“肉盘子”的定位大力发展养殖产业。河源海关针对地方种养殖业发展优势提出了“扶强扩优”工作思路,指导特色农产品企业积极了解进口国相关要求,协助企业完善质量安全体系,加强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不定期开展有毒有害物质全覆盖监测,主动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有力助力供港澳活猪、特色蔬果走出国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扩大贸易。
2021年一季度,东瑞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源市汇先丰食品有限公司累计出口2亿元,同比增长38.7%。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