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埔街道人民调解工作室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机制 “五心”化纠纷普法促和谐
2019年8-12月受理人民调解案件209宗,2020年受理人民调解案件604宗,2021年1-9月受理人民调解案件598宗……数据可以看出,这个调解工作室很忙。
这是由源城区司法局、东埔街道、东埔派出所联合成立的“东埔街道人民调解工作室”,是河源市第一个“人民调解工作室”和东埔街道“驻东埔派出所调解工作室”双结合的品牌调解室。自2019年8月成立以来,该调解工作室用“五心”工作方法,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机制,构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台,为辖区营造了和谐的社会环境。
“五心”为群众化纠纷
据了解,东埔街道常住人口约16.6万人,流动人口约1.5万人,社会矛盾纠纷问题的形势相当严峻,邻里纠纷、家庭纠纷、劳动争议纠纷、生产经营纠纷等矛盾不少。作为该调解工作室的专职调解员,江东演专门处理日常派出所接警的属于人民调解范围内的矛盾纠纷,协助街道综治部门化解信访案件。自工作室成立以来,这里已受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1400多宗。
其中让江东演记忆犹新的是今年春节前的一宗劳资纠纷案。“30多名江苏建筑工人来到这里,情绪激动,要讨回自己的血汗钱。”当时,江东演安抚了建筑工人的情绪,并迅速调查,发现包工头已经回到了湛江,工人一百多万元的工资也被他用完。“我用四天的时间说服包工头从湛江回来面对问题。”江东演说,那是个艰难的过程,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最终用两周的时间,让工人们拿到工资回家过年。
热心接待当事人、耐心听取当事人的合理诉求、细心对待每一宗矛盾纠纷、诚心感动每一个当事人、公心赢得当事人信任,这是江东演总结的“五心”工作方法,工作中,他把“五心”的传统处世方式与调解工作紧密结合,面对每一宗矛盾纠纷,与当事人进行换位思考,真心实意地为当事人排忧解难。同时,他也始终保持调解的公平、公正,全力调解好每一宗矛盾纠纷。
调解一案,普法一片
“现在,群众的法律意识有所提升,但对具体项目却一知半解,我们调解过程中注重相关的法律咨询和法律讲解,达到‘调解一案、普法一片’的工作效果。”江东演表示,他们将调解作为日常普法的契机,以案件本身为基础,向双方当事人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并在调解中以案释法,达到“精准式”普法的目标,使普法和纠纷化解工作齐头并进,有效防止矛盾纠纷的再次发生。
“调解员为我们解决了纠纷,更为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法律课。”源城区雅居乐小学政教处相关负责人说,不久前,江东演为他们化解了一场学生之间的纠纷,当事人从开始的情绪激动,到最终的点头满意,让他们对调解员的工作很是感激。
建设法治社会,广泛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是重点。东埔街道人民调解工作室在着力提高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司法服务的同时,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有效营造全民学法、懂法、用法的法治氛围,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
本报记者 郑婷影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