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河共建:推动河源产业发展驶上快车道 “山海情·深河缘”网络直播活动第三期“筑巢引凤·产业腾飞”即将开播
打开今日河源的经济画卷,产业发展日新月异的景象跃然纸上。
11月3日,市委、市政府在河源国家高新区隆重举行河源市水产业规划发展与水产业园建设发布会,这既是我市优势产业发展的一次重要展示,也是打造百亿级食品饮料及水产业集群的有力举措。河源市水产业园位于深河产业城A区,是我市打造百亿级食品饮料及水产业集群的重要园区平台。
河源正依托优质水资源做好水产业文章
11月18日,河源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卓翼科技河源项目正式投产,全面达产后年产值将超百亿元。作为深交所A股上市企业、深圳工业500强企业,卓翼科技实力雄厚、规模庞大、效益优良,是手机制造行业的领军企业。卓翼科技河源项目是近年来河源单体投资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项目,总投资50亿元,将助力河源加快建设成为粤东西北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度最高、功能最完善、创新最前沿、发展最具活力之地。
河源加快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勇立潮头,狠抓发展第一要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征程上,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产业强大。那么,河源的产业发展情况如何呢?
今年以来,全市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科学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应对日趋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力推动经济企稳向好。其中,我市狠抓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不断激发工业发展动能,工业经济较快增长。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7.09亿元,同比增长16.2%。从新产业看,现代产业较快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1.96亿元,同比增长16.7%;先进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30.73亿元,同比增长16.9%。
河源市委、市政府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决心很大、信心很足、行动很快。今年7月份,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首次提出打造百亿级食品饮料及水产业。8月,市委七届十三次全会进一步作出打造百亿级食品饮料及水产业集群战略部署,把“加快形成食品饮料等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仅仅过去三个多月时间,就在11月3日,市委、市政府在河源国家高新区隆重举行河源市水产业规划发展与水产业园建设发布会,依托优质水资源,做好水产业文章。目前,我市水产业发展接连迎来利好:继碧优选、农夫山泉三期等多家知名水企落户河源。接下来,水产业园将围绕国际知名食品饮料企业和国内百强食品饮料企业开展精准招商,重点引进国内知名食品饮料企业15个以上,力争5年内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税收10亿元以上。
接下来,河源将深入学习领会、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实践要求,以“示范区”“排头兵”建设的具体行动把总书记、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要求落到实处,大力推进千亿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百亿级食品饮料及水产业集群建设和打造百亿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着力发展全域旅游,积极培育高铁经济,推动产业园区提质增效,促进河源国家高新区跨江融合发展,实行县区分类管理,持续提升河源经济实力。
筑巢引凤,深河共建结出产业硕果
深河着意化为桥,引来凤凰欲筑巢。一直以来,产业共建都是深圳对口帮扶河源的重中之重,深河产业共建着眼于多平台多层次的帮扶,促高端和特色要素在平台集聚,打造完整产业链。
河源高新区是粤东西北首个国家级高新区,利用这一“金字招牌”,深河指挥部积极推动“一区四园”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联动发展新格局。
自深圳、河源两地结为对口帮扶关系以来,双方合作建设了以河源国家高新区为首的8个产业转移园区。
深河指挥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动深圳企业投资落户河源。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有300多家深圳企业在河源各地建房开厂、组织生产,并成为河源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接下来,将形成河源国家级高新区与深河科技园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创新发展格局。
深圳对口帮扶河源8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累计落户项目1722个,建成投产项目1296个,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415家,产业呈集群式发展;产业共建成效显著。8个产业转移工业园每年引进的投资额超亿元的大项目数量,在全省对口帮扶地区中连续3年排名第一。
截至目前,深河共建产业园有500亿级产业园区1个(河源国家高新区),100亿级产业园区3个(源城、东源、龙川),30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1个(河源国家高新区电子信息和食品饮料产业集群),5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3个(龙川空气能现代建筑产业集群、东源新材料新电子产业集群、和平钟表和电子通讯设备产业集群)。
河源国家级高新区是深河产业共建的主战场。
深河指挥部为河源国家级高新区开发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共建、社会民生、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带来大量资金、项目,还带来了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和新技术,有力地推动高新区“二次创业”加快提效破局、努力构筑新局。
河源国家高新区园区产业有着“深圳基因”——超过80%的电子信息企业来自深圳。省委书记李希调研河源工作时,充分肯定了“深圳总部+河源基地”“深圳研发+河源制造”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河源国家高新区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充分利用深河帮扶的优势,与深圳南山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发展“飞地经济”,强化“深圳基因”,进一步激发湾区潜力。2018年12月,深圳南山河源国家高新区产业园共建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订。双方在河源国家高新区内规划1平方公里,专门承接深圳南山区具有高新技术、规模品牌、发展前景的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项目,旨在打造一块“飞地经济”产业高地。目前,已有一批项目已签约进驻产业园,正在进行厂房装修。不久的未来,该“飞地经济”产业园又将成为撬动高新区增长的新据点。
深河金地创谷是由广东深河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金地集团强强联手打造的国家级孵化器,专注全产业链孵化和企业转型升级加速,项目包含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人才公寓、园区配套宿舍、创谷广场等七大产业空间。
比如深河金地创谷,位于河源国家高新区核心区域,是河源国家高新区也是全市首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深河产业共建事业中的一个重头戏。目前,深河金地创谷聚集了深圳大学湾区研究院、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广东省科学院河源研究院等重要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才,以及一批技术创新强、市场成长性好、发展前途广的创新型企业,成为河源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注入产业创新力量的引爆点。深河金地创谷的发展壮大,是河源国家高新区快速发展的缩影。
下一步,深河指挥部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化产业共建水平,优化园区载体建设,引导重点企业和生产要素加快向共建园区集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断提高园区承载功能,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提高园区产城融合一体化水平。
不难看出,深河产业共建正着眼于多平台多层次的帮扶,促高端和特色要素在平台集聚,打造完整产业链,向人民、向历史交出合格的产业兴城帮扶答卷。
上一篇:河源市卫生健康局特别提醒
下一篇:防灾避险 教育先行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