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图书 共享未来 河源市图书馆“馆校共享图书”项目建成启用
“哇!刷刷脸就可以借书,真是太棒了!”色彩鲜艳的自助借还书柜,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籍,让源城区公园东小学的学生情不自禁地感叹。前日,河源市图书馆“馆校共享图书”举行启用仪式,这标志着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帮扶河源的“馆校共享图书”建成启用。
“共享图书”项目由市文广旅体局和市教育局指导,市图书馆、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承建,人人阅、阅读榜、读联体等提供技术支持。在总结深圳龙华试点建设“共享图书”和紫金县凤安镇佛岭小学“馆校共享图书”经验的基础上,河源将在市、县(区)13所学校建设共享图书馆,全面实现共享图书馆模式。
据了解,自2013年深圳与河源结成对口帮扶关系开始,两地交流密切,河源通过深圳“输血”,自己“造血”,不断改善、提升当地群众生活质量。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办好教育,培养孩子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是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关系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源城区公园东小学的自助书柜。
专业精选,让乡村孩子读到“最喜欢的童书”
在源城区公园东小学的图书馆里,摆满了从深圳运送过来的第一期5000多册图书,一排排书架上,整齐摆放着童书,每一本童书都经过了精心挑选。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专业团队分析了此前在全国援建的农村少儿图书馆数据,从建设一座专业少儿图书馆的角度,指导河源市图书馆选出孩子们最喜欢的书目进行调配、置换补充,最终精选出一期5000册童书送入校园,为的就是确保让公园东小学的孩子都能看到自己年龄段合适的、喜欢的童书。另外的12所学校也是按这样的标准配置图书。
“每一本都是孩子们喜欢的。”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宋卫说,“我们珍惜每一个孩子,不管是深圳的,还是河源或者乡村的,虽然路途遥远,但是我们愿意把最好的资源给到孩子。”
科技扶贫,城乡孩子共享广阔图书资源
校园内挂在通往图书室过道墙上的一台“阅读一体机”成了孩子们关注的焦点。公园东小学的学生曾同学看着“阅读一体机”,倍感新鲜。点开“读联体”按键,里面收录了各种儿童们喜欢的电子书、有声书、动漫视频、教学视频、全国名师讲堂等内容。“阅读一体机”与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联网,馆内所有数字资源都可以在小小图书馆里看到。
与此同时,市图书馆还启用了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去年6月23日才研发成功的“人人阅共享图书系统”。通过“人人阅”系统,公园东小学和其他12所学校的孩子们不仅可以实现“刷脸借还图书”,而且,借阅、归还的每一本书,都会记录在系统里。
哪本书最受欢迎?哪些书借阅率不高?哪位小朋友读书最多?小朋友有什么阅读习惯……这些数据,都会计入孩子们的“阅读身份证”,进入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大数据库,成为未来共享图书馆书目调配、更新的依据;同时,也会成为书籍捐赠人追踪所捐书籍借阅情况的重要途径。
阅读推广,让阅读点亮孩子心中微光
12月27日开馆现场,来自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的阅读推广人邓媛姿老师,还带孩子们阅读了《最美的黄玫瑰》故事绘本。一群“小脑袋”专注地看着画面,听着故事,第一次知道了童书还可以读出这么丰富的内容。
而这场读书会,还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将持续与河源合作,向河源进行阅读推广活动输送。“通过两地的合作,今后深圳孩子能享受到的读书会、作家进校园等等这些高品质的阅读活动,我们河源的孩子也能够享受到了。”河源市图书馆馆长赖金凤说,图书馆能做的不仅仅是为孩子提供某一本书,更重要的是激发孩子心中对阅读的渴望,从而点亮他们人生的梦想。
共享图书馆的开设,就是希望通过阅读点亮河源孩子心中的微光,照亮孩子的人生路、乡村的振兴路。
数据跟踪,真正用阅读改变一代人
乡村振兴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成长也是一件循序渐进的事情。“馆校共享图书馆”启用的“人人阅共享图书系统”,重点就在于“数据跟踪”,系统可以实时进行阅读数据反馈。孩子们喜欢看什么书,想看什么书,都可以通过系统进行反馈,针对数据进行分析。
“没有不喜欢阅读的孩子,只看能不能用心选出孩子们喜欢的书。”宋卫说,除了收集孩子们阅读书籍的大数据,针对阅读情况配置童书和活动,系统还将持续跟踪,关注孩子的成长,统计阅读给孩子们带来的改变。
“让阅读点亮微光,用阅读改变人生。”——这是所有“馆校共享图书馆”建设者的共同心愿。
本报记者 曹志成 通讯员 曾美兰
上一篇:河源民革捐赠衣物献爱心 用行动汇聚冬日暖流
下一篇:现场110 (5717期)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