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力消除交通安全风险隐患 营造安全出行的良好环境
今年以来,我市交警部门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把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整改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深入组织开展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专项行动,全力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各项工作,为人民群众道路交通安全出行持续营造良好环境。
完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上,我市交警部门成立了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全体人员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上来,将实践活动与放管服便民服务、辖区交管工作实际相结合,深入辖区走访服务对象、特殊群体、困难群众等,紧盯为民服务的热点、堵点、难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实践活动,真正将此项活动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同时,交警部门与交通运输、卫生健康、消防救援、银保监等单位,联合成立“河源市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联动工作领导小组”,组建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专家库,设置应急救援工作等级,进一步完善我市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机制,统一领导、统一指挥、职责明确、分级响应,切实提升道路交通事故救援和医疗急救工作水平,降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实现快速救援、高效救治、及时救助的工作目标。
高压态势打击交通违法
6月以来,市交警部门曝光督促重点隐患驾驶人落实隐患清理8299人次,清理“两客一危一货”重点隐患车辆1318辆,督促大数据平台推送的6家高风险企业和56家中风险企业全部落实隐患整改;与市交通运输局、市重点车辆管理办公室联合约谈高风险企业33家;排查出5处重点隐患路段,其中列为市级督办治理隐患路段1处,县级督办治理路段4处,较好地消除了交通安全风险。
同时,交警部门还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护校安园活动,大力开展统一行动、周末夜查、异地用警和联合执法,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查突出交通违法行为。3月11日以来,现场查处交通违法7.95万起,同比上升54.99%。其中查处摩托车五类(无牌无证、超员载客、不戴头盔、摩电逆向行驶、不按交通信号规定通行)严重违法同比上升91.77%;查处货车三类(超载违法、货车疲劳驾驶、货车非法改装)严重违法同比上升26.18%;持续加大酒驾醉驾、危化品运输车、“黑校车”等重点交通违法查处力度,创造了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
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通过开展执法打击交通违法行为外,交警部门还扎实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八进”“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等宣传活动,结合农村地区摩托车“送考下乡”“送牌下乡”活动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交警部门开展“送考下乡”31次,为农村地区群众提供驾考服务17966人次;开展“送牌下乡”12次,办理摩托车注册登记5500多辆;定期曝光重点隐患驾驶人和重点隐患车辆清单,及时发布“两公布一提示”,开展“八进”宣传活动311次,曝光了一批交通违法行为多的外卖、快递行业,曝光了交通违法典型案例29个、交通事故典型案例18个,网络微信微博发推文1526篇,抖音快手视频152个,开展执法直播7次,切实起到了宣传教育和警示提示作用,有力提升了市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
本报记者 吴奕镇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