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学史力行办实事 担当作为开新局 河源以三大高质量发展平台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站在新起点、面向新征程,河源广大党员干部学史力行,担当作为,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都市经济创新、农业科技创新、现代产业创新有机结合,搭建高铁新城江东新区、灯塔盆地、江海联运保税区高新区三大高质量发展平台,撬动城市、农业农村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

江东新区

撬动河源城市高质量发展

河源以高标准建设江东滨江新城、高铁新城、科技产业新城(深河科技园)为重要抓手,通过培育“碧道+”产业群落、构建高铁经济产业生态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措施,把高铁新城综合枢纽、江东新区打造成为撬动河源未来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平台。

高标准建设江东滨江新城。以“三江六岸”为纽带,江东新区推进城市起步区滨江功能带规划建设和产业园区滨江配套用地(首期)控规落地实施,培育“碧道+”产业群落,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科教培训、文化创意等高端现代服务业,打造水陆联动的滨江都市经济带。

高标准建设高铁新城。积极发展枢纽经济,扩大高铁效应,吸引要素聚集,促进金融、商务、旅游、康养、居住等业态快速发展,构建完善的高铁经济产业生态圈,建设“站城一体、业态融合”的“融深”“融湾”枢纽门户,形成“一江连两核”的城市发展新空间。

高标准建设科技产业新城(深河科技园)。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医药健康、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链建链、补链、强链。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大力发展商务服务、现代智能物流、科创服务、冷链物流等,积极培育在线教育、健康、养老产业,打造深圳产业转移和扩张发展的首选地。

灯塔盆地

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灯塔盆地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暨创建国家农高区“百日大会战”,集中时间、资源、力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开发建设节奏步伐,增强乡村振兴示范效应。农高区核心区顺天镇被纳入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顺天镇在全市95个乡镇中脱颖而出代表河源参加全省乡村振兴擂台赛,推动农高区高质量发展步伐走在全市前列。

同时,灯塔盆地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广东省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和服务资源,促进“双区”农业科技成果在农高区内落地和转化。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河源分中心实体运作,开展两项省重点领域研发项目科技攻关工作。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河源分院已经成立,第一批博士研究生团队已进驻开展科研项目。与广东省农科院合作共建的全国首家农业医院开始装修,河源市农科院正在筹建,P3实验室、畜禽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已落户园区。

据了解,灯塔盆地内现有6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34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其中东瑞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今年4月成功在A股上市,成为我市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粤北规模最大的绿然灯塔农产品物流园已于今年5月开始招商,灯塔盆地首期2363亩的垦造水田任务去年启动,已完成工程量的75%。垦造水田和水系连通工程完成后,灯塔盆地全域可提质改造农用地120万亩,新增粮食产量超100万吨,有效强化“双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

江海联运保税区高新区

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河源通过创建信息终端设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市深大湾区研究院、高新区人才信息库,推进高企倍增计划等创新措施,全力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把江海联运、综合保税区、河源高新区打造成为支撑河源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功能平台。

日前,河源高新区获批入榜信息终端设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这是由科技部火炬中心评审通过的国家级牌子。同时,河源扎实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其中河源市深大湾区研究院、河源市广师大研究院已陆续运营,南方科技大学河源市湾区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中心(鹏城实验室项目)已完成注册手续并进场装修,预计8月底试运营;国家稀土技术创新中心广东分中心正按照上级要求积极筹建中。

另外,河源还深入实施高企倍增计划,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资源调查,联合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到38家科技型企业上门辅导;开展高新区科技人才摸底调查,建立高新区人才信息库,认真开展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意见和人才优先发展实施意见政策修订工作,兑现区人才专项资金778万元等。

本报记者 吴奕镇

 






上一篇:河源市医保局多措并举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不断提升
下一篇:东源县创新“3+N+X”模式 构建社区共建服务新格局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